春雪昼悠飏,飘飞试士场。
缀毫疑起草,沾字共成章。
匝地如铺练,凝阶似截肪。
鹅毛萦树合,柳絮带风狂。
息疫方殊庆,丰年已报祥。
应知郢上曲,高唱出东堂。
春雪昼悠飏,飘飞试士场。
缀毫疑起草,沾字共成章。
匝地如铺练,凝阶似截肪。
鹅毛萦树合,柳絮带风狂。
息疫方殊庆,丰年已报祥。
应知郢上曲,高唱出东堂。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天下雪的景象,同时也是对考生在科举考试中取得好成绩的一种庆贺。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雪花纷飞、试士场上氛围紧张而又喜悦的画面。
“春雪昼悠飏,飘飞试士场。”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时间和空间背景,春天的雪意外地缓缓降落,在考场上空中飘飞,给即将进行的考试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喜庆。
“缀毫疑起草,沾字共成章。” 这里诗人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表达了试卷上的每一个字、每一笔都承载着考生的期望和希望,彷彿间透露出对考试结果的期待。
“匝地如铺练,凝阶似截肪。” 雪花覆盖大地,如同铺展开来的丝绸;积雪在台阶上堆积,宛如切割下来的肉块。这两句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雪后景致的壮观与静谧。
“鹅毛萦树合,柳絡带风狂。” 雪花像鹅毛一样附着在树枝上,而轻柔的柳絮随着狂风摇摆。这两句通过对比和拟人化的手法,增添了诗歌的情感色彩。
“息疫方殊庆,丰年已报祥。” 这里诗人提到了疫病得到平息,以及丰收年的喜讯。疫病的平息象征着灾难的结束,而丰收则预示着吉祥和欢庆。
“应知郢上曲,高唱出东堂。” 最后两句,诗人提醒人们应当知道这种美好时光,就如同在郢城之上曲终人散时,那种高声歌唱的场景,仿佛从东堂中传来。这不仅是对考试成功的一种庆祝,也是一种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期待。
整首诗通过春雪这一特殊天气,营造出一种祥瑞和喜悦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古代士子对于科举考试的重视,以及对成功者的赞誉与祝福。
甑山士,甑山士,甑底山头授书史。
人生何用读五车,但须一识忠孝旨。
轺东北来饮江水,金凫银雁飞都市。
越国风尘高蔽天,两缸覆我甑山前。
上有碧落下黄泉,冥冥长夜年复年。
普天绝无乾净地,甑山犹存土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