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峡山寺三首,其三与郑御史李逾国同登时再召赴阙·其一》
《峡山寺三首,其三与郑御史李逾国同登时再召赴阙·其一》全文
明 / 孙蕡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峡束沧江万壑雷,梵王楼阁倚天开。

山从中宿城边去,水自连州港口来。

云叶卷时猿献果,雨花飞处客登台。

青鞋未访和光洞,奏赋金门亦壮哉。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峡山寺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首句“峡束沧江万壑雷”以动态的景象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雄伟壮阔的山水画卷中,仿佛能听到江水奔腾、山谷回响的声音,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气势。接着,“梵王楼阁倚天开”一句,将视线从自然景观转向人工建筑,暗示着人类文明与自然界的交融,楼阁仿佛是天与地之间的桥梁,既神秘又庄严。

“山从中宿城边去,水自连州港口来”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山与水的不同特性,山的静谧与城市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而水则连接着远方,象征着流动与联系。诗人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城市生活联系起来,赋予了山水以生命力。

“云叶卷时猿献果,雨花飞处客登台”描绘了云卷云舒、猿猴献果的生动画面,以及雨后彩虹、游人登高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美妙,也暗示了人们在自然中寻求心灵慰藉的主题。

最后,“青鞋未访和光洞,奏赋金门亦壮哉”表达了诗人对探索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对文学创作的自豪感。这里的“和光洞”可能是指一处隐秘的洞穴或精神的归宿,而“奏赋金门”则可能指在朝廷上发表文章,展现了一种追求知识与表达自我的精神风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峡山寺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融合,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我价值的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孙蕡

孙蕡
朝代:明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猜你喜欢

寄贺冯指挥

殄扑须骁捷,绥怀仗老成。

静观诸将遍,莫是此公并。

野店开门宿,深山放胆行。

驱驰三十载,髀肉未全生。

(0)

遣闷

我今真隐吏,聊可告人云。

饵药袪炎瘴,观书远世纷。

草庭卑可住,山鸟远堪闻。

之子如相访,推窗啸白云。

(0)

梅花图为舒方伯赋次周宪长韵

江妃捧出脱胎龙,鳞甲参差动朔风。

天根一脉窦严冬,已闯红炉金铁融。

晋楚非富颜非穷,敢将腆菲论拙工。

依稀一觉罗浮梦,万紫千红处处同。

(0)

题广成子小像

大化妙亭毒,赋予方成形。

聚□乃其常,胡为独长生。

云何广成子,能悟至道精。

崆□问宝诀,渊微叩心扃。

貌古神烨烨,颅圆发星星。

至□□代下,画图仰仪刑。

我欲往从之,奈此婴俗情。

飞□夜栩栩,跨鹤超沧溟。

身留不得往,矫首三山青。

(0)

临江仙.元夕

忆昔帝城三五夜,簪缨曾侍宸游。

山移鳌背对龙楼。一天星斗下,万文瑞光浮。

箫鼓声中催赐饮,归来月在帘钩。

而今白发叹淹留。寒窗灯影里,飞梦绕瀛洲。

(0)

拟古十二首·其二

宝剑埋丰城,斓斑土花碧。

飞精上烛天,红光千万尺。

森然丛棘中,一朝遇卓识。

出匣解飞腾,神变良叵测。

借问此何如,物理有恒则。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陶渊明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