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桥垂柳袅阑干,古薛遗墟驻马看。
食客三千容易散,至今惟说一冯驩。
官桥垂柳袅阑干,古薛遗墟驻马看。
食客三千容易散,至今惟说一冯驩。
这首诗描绘了孟尝君养士之处的景象与历史痕迹,充满了深沉的历史感和文化韵味。
首句“官桥垂柳袅阑干”,以官桥上的垂柳为切入点,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柳树的柔美与官桥的庄严形成对比,暗示着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延续。这里的“袅”字生动地描绘了柳枝随风轻轻摇曳的姿态,给人一种温柔而又略带忧伤的感觉。
次句“古薛遗墟驻马看”,将视线转向了历史的深处,点出了这个地方曾是古薛国的遗迹。薛国虽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其留下的遗址却成为了后人追忆往昔、感慨历史变迁的场所。诗人选择在此“驻马看”,表达了对过往辉煌与沧桑的深深思考。
第三句“食客三千容易散”,引用了孟尝君养士的故事。孟尝君以其宽广的胸怀和卓越的见识,吸引了三千名食客前来投奔。然而,历史总是充满变数,这些曾经聚集在一起的人们,最终还是各自分散,各奔东西。这一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落寞,展现了世事无常、英雄末路的悲凉。
最后一句“至今惟说一冯驩”,点明了故事的主角之一——冯驩。冯驩是孟尝君众多门客中的佼佼者,以其智慧和忠诚著称。尽管孟尝君的门客们大多已散去,但冯驩的故事却流传至今,成为后人传颂的佳话。这句话不仅强调了冯驩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也暗示了孟尝君及其门客们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官桥、古薛遗墟、孟尝君养士以及冯驩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远,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往辉煌与现实落寞的深刻反思。
人言天地生仲尼,不知仲尼生两仪。
易中先自有太极,生天生地谁得知。
一经以后派为六,六经以前一经足。
学子要探天地心,诗书执礼皆可寻。
吾乡后身黄叔度,教子一经有佳处。
寄言韦家父子间,浪比籯金良汗颜。
我昔如汝长,壮志在四方。
集贤给笔札,秉烛促夜装。
平明出门去,振衣不徬徨。
先君泫然泣,感我令我伤。
先君顾我语,汝行勿断肠。
它日汝养子,此悲会身当。
老怀追陈迹,心折涕泗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