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直夜二首·其二》
《直夜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杨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垆销香篆霭馀芬,晏坐氍毹日易曛。

虎圈微凉生夕籁,鹤天新霁见归云。

通中梦稳春寒薄,肃唱声沈夜漏分。

误濯尘缨成底事,岩阿千古有移文。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亿的作品,名为《直夜二首(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垆销香篆霭馀芬”一句,以垛销(一种古代的酒器)和香篆(熏香用的器具)来描绘一个安静而又有些许奢华的夜晚场景。词语之间流露出淡雅的生活情趣。

“晏坐氍毹日易曛”则表达了诗人在傍晚时分,坐在毡子上,感受到日光渐渐西下所带来的宁静与惬意。

接下来的“虎圈微凉生夕籁”和“鹤天新霁见归云”,通过对虎圈(可能是指某种建筑或自然环境)微凉气氛的描绘,以及鹤在天空中飞翔,伴随着晚霞和云彩的场景,诗人捕捉到了夜幕降临前那份清新与动感。

“通中梦稳春寒薄”一句,透露出诗人对春夜浅冷时分安静睡眠的享受。这里的“通中”可能指的是通宵达旦,即整夜。

而“肃唱声沈夜漏分”,则表现了诗人在深沉的夜晚,以肃穆的声音歌唱,伴随着夜半的钟声和漏水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艺术氛围。

最后,“误濯尘缨成底事”表达了一种对过往世事的淡然与释怀,而“岩阿千古有移文”,则是诗人通过对岩石和古老文字的提及,抒发了自己对于历史长河中文化传承的思考。

整首诗以其精致的语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一位宋代文人的内心世界,是一篇融合了自然描写、生活情趣与哲学思考的美丽诗篇。

作者介绍
杨亿

杨亿
朝代:宋   字:大年   籍贯:建州浦城(今属福建浦城县)   生辰:974—1020

杨亿(974~1020年),字大年,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县)人。北宋文学家,西昆体诗歌主要作家。性耿介,尚气节。年十一,宋太宗闻其名,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中,赐进士,曾为翰林学士兼史馆修撰,官至工部侍郎。政治上支持丞相寇准抵抗辽兵入侵,反对宋真宗大兴土木,求仙祀神的迷信活动。天禧四年卒,年四十七,谥号为文。博览强记,尤长于典章制度。曾参预修《太宗实录》,主修《册府元龟》。
猜你喜欢

西原

出郭穷西原,行行迷远近。

陟岭如升天,下岭如入井。

绿树道上阴,青山水中影。

我来日已深,未觉成幽隐。

清风洒尘巾,明月照孤枕。

时复采黄花,微吟弄秋景。

(0)

晓行

何处堪投辖,前村有杏花。

山回残月照,路转宿云遮。

小圃惊飞雉,长林噪乱鸦。

春江渔父艇,垂柳野人家。

贵贱嗟时命,荣枯感物华。

担头挑日影,花底散蜂衙。

老树缘芳藓,寒流绕白沙。

朗吟成久立,往事正堪嗟。

(0)

经龙潭故里

青山望不极,古木下斜阳。

野水呼船渡,村醪倩客尝。

亲朋俱旧识,富贵两相忘。

好约诸年少,看花引兴长。

(0)

雪中登楼望湖上和士亨作·其五

刘郎才力近来多,不数扬州水部何。

白雪调高成绝唱,郢人从此愧赓歌。

(0)

丙午春社悼朱霅峰秋官

浮玉山前烟浪生,岘山寺下雨冥冥。

登临不见去年伴,愁对远峰空自青。

(0)

和黄小峰大户同韦南苕少参游吴山寺·其一

一径青林外,诸天翠蔼重。

石应听佛法,松不受秦封。

喜有宾朋共,更多童冠从。

独怜三箬老,高兴未能从。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袁袠 夏明翰 马君武 瞿秋白 雍正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