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矣秦皇灭,荒哉汉武还。
将军封五利,神药访三山。
重色为金屋,穷兵过玉关。
岂知尧舜道,千古在人间。
酷矣秦皇灭,荒哉汉武还。
将军封五利,神药访三山。
重色为金屋,穷兵过玉关。
岂知尧舜道,千古在人间。
这首诗以秦始皇和汉武帝的历史作为背景,通过对比两人的统治风格,对汉武帝的举措进行了评价。首句“酷矣秦皇灭”批评秦始皇的严苛与残暴,接着“荒哉汉武还”则指出汉武帝的过度追求和挥霍无度。诗人提到“将军封五利”,暗指汉武帝封赏将领以求军事扩张,以及“神药访三山”象征其对长生不老药的寻求,这些都反映了他对权力的贪婪。
“重色为金屋”指的是汉武帝为了取悦阿娇,建造豪华宫殿,而“穷兵过玉关”则描绘了他频繁发动战争,远征西域。然而,诗人并未止于贬斥,而是以“岂知尧舜道”转折,暗示汉武帝如果能效仿古代圣君尧舜的仁政之道,他的统治或许会有所不同。
最后,“千古在人间”表达了诗人对理想政治的向往,认为真正的贤明之道是永恒的,即使在帝王之中也应被追求。整首诗以历史人物为鉴,寓言式地揭示了对理想统治者的期待和对现实的反思。
湖上风雨回,扁舟返茅屋。
白云忽无色,青山空在目。
回眺匹练明,飞流洒空谷。
宛若匡庐岑,楚艇隔江澳。
惆怅幽鸟啼,犹疑石潭宿。
高树转长河,芳草暗平陆。
时维季夏暮,村村稻苗绿。
愧彼农者劳,缅怀高人躅。
青精暮可饭,新篘早堪熟。
何事从人间,怍颜小山木。
耰锄不出村,昨日到城郭。
今代卿相家,风韵何错莫。
雕甍飙风隤,阶甃苔藓剥。
不复三层楼,宁问四香阁。
青天一鸟过,片云苍狗落。
南山石岩岩,化者不可作。
伊予亦何情,鉴之惨不乐。
兴言盈七哀,临风谣独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