颓簪堕髻鸿都叟,爱酒如金叵常有。
有时得辄止奔鲸,各开吞海谽谺口。
不辞一醉一千日,千日芳鲜致无术。
临风大呼刘伯伦,欲分馀沥洗浊泾。
伯伦拍浮酒船里,不信人间有泾渭。
须臾酒醒骑马归,雪精玄犊颠倒骑。
半醒僮仆相扶携,嵬岸混澒忘颠隮。
狂态百出弗自知,画手一笑尽得之。
如镜铸像尤出奇,想当恁时百不理。
道德五千风过耳,更复沉酣到六经,六经古人糟粕耳。
颓簪堕髻鸿都叟,爱酒如金叵常有。
有时得辄止奔鲸,各开吞海谽谺口。
不辞一醉一千日,千日芳鲜致无术。
临风大呼刘伯伦,欲分馀沥洗浊泾。
伯伦拍浮酒船里,不信人间有泾渭。
须臾酒醒骑马归,雪精玄犊颠倒骑。
半醒僮仆相扶携,嵬岸混澒忘颠隮。
狂态百出弗自知,画手一笑尽得之。
如镜铸像尤出奇,想当恁时百不理。
道德五千风过耳,更复沉酣到六经,六经古人糟粕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崔中书家中所藏阎立本《醉道士图》中的场景。诗人以独特的视角和丰富的想象力,将画面中的人物情感与动作描绘得栩栩如生。
诗中首先描述了“颓簪堕髻鸿都叟”,一位老者,头发散乱,面容沧桑,却对美酒情有独钟,如同金制的酒器般珍贵。他饮酒如鲸吞大海,豪放不羁,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与自由。诗人通过“各开吞海谽谺口”这一形象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老者饮酒时的豪迈与畅快。
接着,诗人表达了老者对饮酒的痴迷,不惜一醉千日,追求那难以达到的酒中至味。在风中,他大声呼唤着刘伯伦,这位古代著名的酒仙,希望分享剩余的美酒,洗净世间的污浊。这种对美酒的极致追求,不仅体现了老者的个性,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随后,诗人描绘了刘伯伦的形象,他仿佛在酒中漂浮,坚信人间没有泾渭之分,只有酒的纯粹与美好。然而,酒醒之后,老者骑马归家,却呈现出一种颠倒的、不拘小节的状态,与之前的豪放形成对比。这种转变,既是对老者性格的进一步刻画,也是对人生百态的一种隐喻。
最后,诗人通过“如镜铸像”这一比喻,赞美了画家阎立本的技艺高超,能够将老者的狂态百出捕捉得淋漓尽致。同时,诗人也借机表达了对传统经典著作的反思,认为道德与文化知识虽重要,但不应成为束缚个人自由与追求的枷锁。诗人在肯定艺术价值的同时,也流露出对传统文化与个人自由之间关系的思考。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画卷,更是诗人对于生活态度、艺术与文化的深刻思考。通过老者与酒的故事,诗人传达了对自由、美好与个人追求的向往,以及对传统与现代、艺术与生活的独特见解。
结发功名场,吾岂厌朝市。
风埃涴袍裤,乐事嗟无几。
那知望耆阇,举手弄云水。
山空答清啸,一洗风埃耻。
赤岸横落日,孤烟起墟里。
阴晴故多态,风物自闲美。
归来说佳处,尚复喜见齿。
为作鹤脑侧,失床忘而趾。
平生嘉遁心,衍挽车轮起。
拭涕师懒瓒,多事笑昙始。
好山不知源,胜处藏叠嶂。
兴来理清游,意适争勇往。
事异倾同识,顾语山答响。
野泉行浅沙,脱屦屡植杖。
相羊木阴下,喘坐清相向。
阿祐华林风,媚秀得妍状。
忠禅等鹄清,精神照冰段。
住山异比丘,韵出羲皇上。
风度太清癯,吐语极豪放。
拨置形骸外,卸裓藉草莽。
独余衰退姿,面色馀烟瘴。
胜践偶获陪,兹乐非夙望。
一笑粲妍鄙,散坐推少长。
愧无斜川诗,苦语出牵强。
读之辄自嗟,幸君一拊掌。
朝来多爽气,拄笏望西山。
看君此标致,合在台阁间。
赖有宗之辈,文字相往还。
遥知醉九日,红潮生玉颜。
嗟予抱瘴痾,古寺长闭关。
亦复把霜蕊,行嗅赏馀闲。
琢诗偿清境,索句常苦艰。
爱君吐云词,端为破天悭。
气胜起疲堕,语妙镌老顽。
正当作小字,明窗写斓斑。
駮云漏微日,诸峰猿晓时。
飞檐寄木杪,晴瓦暗差差。
意行爱仓凉,地坐休顿疲。
哀蝉尚泣露,积水欲生漪。
瘴痾馀睡色,破裓老垂垂。
心事世途误,风神丘壑宜。
高标谁对我,白鸟深自知。
重来应邂后,归去不须期。
庐山万木春已透,满目春光迎马首。
北山攫饭借榻眠,一任春山穿户牖。
道人闻是福唐来,石门曾结游山友。
相逢未说一笑欢,且忻春色浓如酒。
何当瘦藤上孤绝,深谷忽惊如锦绣。
人生超放当趁健,东风已暗藏鸦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