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酒寻佳友,衣纱染翠烟。
磬音清似茗,僧意澹如泉。
石静知逃世,山空自悟禅。
夜谈忘日暮,聊复浩歌还。
携酒寻佳友,衣纱染翠烟。
磬音清似茗,僧意澹如泉。
石静知逃世,山空自悟禅。
夜谈忘日暮,聊复浩歌还。
这首诗描绘了一次在山中寺庙的探访之旅,充满了宁静与深邃的禅意。诗人以“携酒寻佳友”开篇,既展现了探访的愉悦心情,也暗示了与友人共饮的欢聚氛围。接着,“衣纱染翠烟”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访客的衣物与周围的翠绿烟雾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磬音清似茗,僧意澹如泉”两句,将听觉与视觉的体验巧妙结合,磬声清脆悦耳,如同品茗般令人陶醉;僧人的禅意则如清泉般清澈,给人以心灵的洗涤。这两句不仅描绘了寺庙内的宁静氛围,也体现了诗人对禅宗精神的深刻领悟。
“石静知逃世,山空自悟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石的静默象征着对尘世的逃避,山的空灵则暗示着对禅道的领悟。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喧嚣、追求内心平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夜谈忘日暮,聊复浩歌还”描绘了夜晚与友人畅谈至深夜,忘记了时间的流逝,最终在歌声中返回的情景。这不仅体现了友情的深厚,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热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山寺探访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禅宗精神的追求以及与友人之间深厚情谊的赞美,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索居独寡欢,巾车入城闉。
亲旧久不见,一见交相欣。
挽衣招我饮,惟恐我出门。
不招我亦往,不留我亦存。
殷勤复如许,不住我岂真。
是时梅始花,吹香落金尊。
酒冽肴果富,咀啜俱芳珍。
丞相我知己,太守吾故人。
言非汰尘杂,尘杂不入言。
初谈圣贤髓,终谈天地根。
而况衔杯酒,不乐复何云。
但令有酒对篱东,管得山名不是龙。
榨里泼醅迎节里,雨中移菊自城中。
多时不饮今辞醉,一笑相欢古罕逢。
我辈明年当更健,不须子细看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