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鸣佳禽,僧斋日幽寂。
高林晚露清,红药无人摘。
春水不生烟,荒冈筠翳石。
不应朝夕游,良为蹉跎客。
池上鸣佳禽,僧斋日幽寂。
高林晚露清,红药无人摘。
春水不生烟,荒冈筠翳石。
不应朝夕游,良为蹉跎客。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隐逸于自然的生活情趣。开篇"池上鸣佳禽,僧斋日幽寂"两句,设定了一个宁静的环境,其中“池上”指的是水边,“鸣佳禽”则是美妙的鸟鸣声,而“僧斋”则是僧人的住所,这里用来形容一处清净之地。"日幽寂"表现了时间在这静谧中悄然流逝。
接下来的"高林晚露清,红药无人摘"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宁静与孤独。"高林晚露清"形容了傍晚时分,林间的露珠闪耀着清澈的光泽,而"红药无人摘"则表达了一种被忽略的美丽,这里的“红药”可能是指一些野生花卉,因为没有人来采摘,所以显得更加孤寂。
第三句"春水不生烟,荒冈筠翳石"描绘了一个春天的景象。"春水不生烟"形容水面平静,没有波澜,而"荒冈筠翳石"则是荒凉的小丘上长满了苔藓和野草,覆盖着石头。
最后两句"不应朝夕游,良为蹉跎客"表达了诗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赞美。"不应朝夕游"意味着没有必要每天都去外面游走,而"良为蹉跎客"则是说在这样的环境中流连忘返,是一位悠然自得的旅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纷扰的超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氛昏翳春晓,瞠目如受蒙。
停舟少须之,红日碾高空。
是时群山间,积雪未肯融。
岩雾不尽收,似角藻绘功。
屏障莽回合,粉墨纷异同。
嵌岩眩有无,草树森玲珑。
皛皛琼为田,奕奕旆卷风。
羃篱抹高顶,下乃卧玉龙。
隐显随断续,间簉成葱栊。
微漪湛不摇,一一县镜中。
酒杯与诗笔,客次宁阙供。
搴取不赀景,纳我云梦胸。
一笑漂泊里,孰谓吾涂穷。
摩挲好东绢,世恐无此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