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日微风坠镜平,中流直下縠纹生。
烟云点缀多新态,鸥鸟逢迎殆宿盟。
聚落近于边境接,村墟亦有戍楼横。
虽然王化初无外,接畛农桑畔不争。
晚日微风坠镜平,中流直下縠纹生。
烟云点缀多新态,鸥鸟逢迎殆宿盟。
聚落近于边境接,村墟亦有戍楼横。
虽然王化初无外,接畛农桑畔不争。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赵蕃在三月十七日出行赈济灾民后返回的情景。首句"晚日微风坠镜平",形象地写出夕阳西下,微风轻拂,水面如同镜子般平静,营造出宁静的傍晚氛围。"中流直下縠纹生"进一步描绘水流在平静的湖面泛起的涟漪,犹如细縠纵横,富有动态美。
"烟云点缀多新态",诗人用烟云的点缀来增添自然景色的新鲜感,暗示旅途中的变化和美景。"鸥鸟逢迎殆宿盟"则借鸥鸟似乎在迎接诗人归来,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仿佛鸥鸟与诗人有着长久的默契。
"聚落近于边境接,村墟亦有戍楼横"描绘了沿途村庄临近边疆的景象,戍楼矗立,显示出社会秩序和军事防御的存在。"虽然王化初无外",诗人赞美国家的教化深入民间,即使在偏远之地也无遗漏。
最后一句"接畛农桑畔不争","畛"指田界,"农桑"象征着农耕生活,表达出人们在和平的环境中专心务农,邻里之间没有争斗,展现出一幅和谐的田园画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出行赈贷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祥和,以及国家治理的成效。
日光亭午时,赫若镕黄金。
鸣鸢不生风,流云不成阴。
赤地有焦土,烈野无沃霖。
涸潭深幽幽,枯岳高岑岑。
火龙将焚鬣,阳乌多渴心。
肌肤非木石,絺绤烦衣襟。
冰盘不可见,空对琼玖吟。
海风驱云来,池雨打荷急。
虚堂开西窗,晚坐凉气入。
与公语平生,事不一毫及。
初探易之奥,大衍遗五十。
乾坤露根源,君臣排角立。
言史书星瑞,乱止由不戢。
巨恶参大美,微显岂相袭。
陈疏见公忠,曾无与朋执。
文章包元气,天地得嘘吸。
明吞日月光,峭古崖壁涩。
渊论发贤圣,暗溜闻鬼泣。
夜阑索酒卮,快意频举挹。
未竟天已白,左右如启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