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其九》
《三月十七日以檄出行赈贷旬日而复反自州门至老竹自老竹至鹅口复回老竹由乾溪上入浦口汎舟以归得诗十首·其九》全文
宋 / 赵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晚日微风坠镜平,中流直下縠纹生。

烟云点缀多新态,鸥鸟逢迎殆宿盟。

聚落近于边境接,村墟亦有戍楼横。

虽然王化初无外,接畛农桑畔不争。

(0)
翻译
夕阳微风轻拂水面如镜,江流直下泛起涟漪波纹。
云雾与鸥鸟增添了许多新景象,它们似乎在迎接旧日的约定。
村落紧邻边界相连,村庄小屋间也可见到戍楼矗立。
尽管王权的教化尚未普及,但农耕生活和谐,邻里之间并无争斗。
注释
微风:轻轻的风。
坠:落下,指夕阳西下。
縠纹:形容水面上的细小波纹。
点缀:装饰,增添。
殆:几乎,差不多。
戍楼:军事防御工事,用于驻守的楼阁。
王化:帝王的教化,指政治治理。
接畛:田界相连,形容相邻的土地。
农桑:农业和蚕桑,古代主要的生产活动。
畔:旁边,附近。
不争:没有争执,和睦相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赵蕃在三月十七日出行赈济灾民后返回的情景。首句"晚日微风坠镜平",形象地写出夕阳西下,微风轻拂,水面如同镜子般平静,营造出宁静的傍晚氛围。"中流直下縠纹生"进一步描绘水流在平静的湖面泛起的涟漪,犹如细縠纵横,富有动态美。

"烟云点缀多新态",诗人用烟云的点缀来增添自然景色的新鲜感,暗示旅途中的变化和美景。"鸥鸟逢迎殆宿盟"则借鸥鸟似乎在迎接诗人归来,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感,仿佛鸥鸟与诗人有着长久的默契。

"聚落近于边境接,村墟亦有戍楼横"描绘了沿途村庄临近边疆的景象,戍楼矗立,显示出社会秩序和军事防御的存在。"虽然王化初无外",诗人赞美国家的教化深入民间,即使在偏远之地也无遗漏。

最后一句"接畛农桑畔不争","畛"指田界,"农桑"象征着农耕生活,表达出人们在和平的环境中专心务农,邻里之间没有争斗,展现出一幅和谐的田园画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出行赈贷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祥和,以及国家治理的成效。

作者介绍

赵蕃
朝代:唐

猜你喜欢

百舌

一冬常噤默,乘春何多舌。

苍毛无文章,尖啄苦腾说。

晓升高高树,百鸟言漏泄。

只未学凤皇,有亦学不彻。

伤哉古辩士,往往遭车裂。

(0)

江邻几暂来相见去后戏寄

低头拜我苍髯翁,来如飞鸟去如风。

一夕共饮斗柄北,平明已向函关东。

众中旧骑跛鳖马,塞下新买连钱骢。

疾驱似逐邓林日,不肯暂往行何穷。

(0)

次韵和马都官苦热

日光亭午时,赫若镕黄金。

鸣鸢不生风,流云不成阴。

赤地有焦土,烈野无沃霖。

涸潭深幽幽,枯岳高岑岑。

火龙将焚鬣,阳乌多渴心。

肌肤非木石,絺绤烦衣襟。

冰盘不可见,空对琼玖吟。

(0)

永叔进道堂夜话

海风驱云来,池雨打荷急。

虚堂开西窗,晚坐凉气入。

与公语平生,事不一毫及。

初探易之奥,大衍遗五十。

乾坤露根源,君臣排角立。

言史书星瑞,乱止由不戢。

巨恶参大美,微显岂相袭。

陈疏见公忠,曾无与朋执。

文章包元气,天地得嘘吸。

明吞日月光,峭古崖壁涩。

渊论发贤圣,暗溜闻鬼泣。

夜阑索酒卮,快意频举挹。

未竟天已白,左右如启蛰。

(0)

永庆僧舍松风亭

谁按黄金徽,满指清风度。

但听松上声,不知松间趣。

野僧何所乐,乐此数株树。

宁邀俗客来,草绿涧西路。

(0)

正阳驿舍梦郑并州寄书开之即三山图也

我来清淮侧,梦得郑公书。

开书一把玩,乃是三山图。

山形雄且邃,笔画简而疏。

纸幅不盈尺,万仞势有馀。

卷置怀袖中,意获寤已无。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许景衡 上官婉儿 刘辰翁 易顺鼎 曾几 张之洞 周权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