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百舌》
《百舌》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屑]韵

一冬常噤默,乘春何多舌。

苍毛无文章,尖啄苦腾说。

晓升高高树,百鸟言漏泄。

只未学凤皇,有亦学不彻。

伤哉古辩士,往往遭车裂。

(0)
翻译
整个冬天常常保持沉默,春天来临为何又话多如舌。
身上没有华丽的羽毛,尖嘴却总在不停地诉说。
清晨飞上高高的树木,各种鸟儿的言语开始泄露。
虽然未曾学会凤凰般的鸣叫,但模仿也未能彻底掌握。
可悲啊,古代的能言善辩者,常常因此遭受车裂之祸。
注释
一冬:整个冬天。
常:常常。
噤默:保持沉默。
乘:当。
何:为何。
苍毛:身上没有华丽的羽毛。
文章:这里指羽毛的花纹。
尖啄:尖嘴。
苦:不断地。
腾说:诉说。
晓:清晨。
升高高树:飞上高高的树木。
言:言语。
漏泄:泄露。
学:模仿。
凤皇:凤凰。
彻:彻底。
伤哉:可悲啊。
古辩士:古代的能言善辩者。
往往:常常。
遭:遭受。
车裂:古代的一种酷刑,将人撕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百舌》,以百舌鸟为题材,通过其鸣叫的特点,寓言性地表达了诗人的感慨。首句“一冬常噤默”描绘了百舌在冬季的沉默,而春天来临后变得“何多舌”,即鸣叫频繁。接下来的“苍毛无文章,尖啄苦腾说”形象地写出百舌羽毛朴素,但叫声却充满表达力。

“晓升高高树,百鸟言漏泄”描述了百舌清晨在高树上鸣叫,仿佛泄露了其他鸟类的秘密。诗人借此暗示百舌虽然善于言辞,但并未达到凤凰般的高贵和深沉。“只未学凤皇,有亦学不彻”进一步强调了百舌模仿凤凰却未能完全领悟其精髓,暗示了模仿者往往难以达到原作的境界。

最后两句“伤哉古辩士,往往遭车裂”以古辩士的遭遇比喻,感叹那些像百舌一样只会空谈的人,常常因为言辞不当而招致灾祸,表达了对空洞言论者的批评。整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富有哲理。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杂感十首·其四

几辈清芬掩墓门,年时弦诵忆同群。

也知帝意怜娇弱,多遣巫阳引倩魂。

(0)

挽季媛

吾人忧患生何乐,输尔先参最上乘。

墨迹尚怜留簿记,湖光无复照鬟鬙。

曾悭设醴疏佳客,更少分金恤旧朋。

何处秋坟容挂剑,天涯肠断女延龄。

(0)

读剑南集悲其壮志不遂笃老穷困然平生遇合亦有不可及者为作二诗·其二

第一文章荐锁厅,笔端回斡动宫廷。

传诗突过曾吉父,学道还亲朱考亭。

密好诚斋能抗手,居停待制与忘形。

非常遇合都堪羡,岂必乘时带万钉。

(0)

落叶二首用前咏落叶韵·其一

天涯摇落本相关,漫借霜华发醉颜。

酒罢几番闻夜雨,妆成容易换寒山。

抱残碧树蝉同尽,望断平沙雁不还。

多谢故人书远忆,狮窝锦幛梦跻攀。

(0)

晚霁

天鉴疏慵不世情,忽辞漫诞入峥嵘。

居然许掾全家住,欲学庞公采药行。

煮茗偶参高士座,开云晚霁女儿城。

我无住岳圭师力,但吁神君转死生。

(0)

高楼

高楼长夜破凄迷,风偃长林一向低。

动海霞光侵落月,连天蜩嘒乱鸣鸡。

流金气候今日昨,隐几生涯东院西。

康济自家身亦可,何缘洗耳万方啼。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郑真 王渐逵 曾丰 石宝 王圭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