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里坎离,壶中天地,满怀风月,一吸虚空。
尘寰里,何人识我,开口问鸿濛。云中。
三弄笛,岳阳楼外,天远霞红。
笑骑黄鹤,暂过海陵东。
拂袖呵呵归去,銮和玉佩,风响乔松。
君若要,知吾踪迹,试与问仙翁。
鼎里坎离,壶中天地,满怀风月,一吸虚空。
尘寰里,何人识我,开口问鸿濛。云中。
三弄笛,岳阳楼外,天远霞红。
笑骑黄鹤,暂过海陵东。
拂袖呵呵归去,銮和玉佩,风响乔松。
君若要,知吾踪迹,试与问仙翁。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游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他通过对自然的描述,展现了自己超脱尘世、与宇宙合一的情怀。"鼎里坎离,壶中天地"表明他已经达到了一个境界,能够在自己的小天地内领悟到大自然的奥妙。"满怀风月,一吸虚空"则是对这种境界的进一步描绘,显示了他的胸襟和气魄。
然而,在尘世间,他感到自己是一个不被人理解的人物,因此问道:"尘寰里,何人识我?"这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世事难懂的感慨。接下来的"开口问鸿濛"可能是在询问那些能听懂他心声的知音。
在"云中"之后,诗人笔触转向自己曾经的生活片段:"三弄笛,岳阳楼外,天远霞红"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面,同时也透露出他对音乐和自然之美的享受。"笑骑黄鹤,暂过海陵东"则表明了他不羁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由的追求。
最后两句"拂袖呵呵归去,銮和玉佩,风响乔松"描绘了隐士回归自然、与山林为伴的场景。他的玉佩随风摇曳发出声音,与周遭环境融为一体。末尾的"君若要知吾踪迹,试与问仙翁"则是对那些想要了解他生活轨迹和精神世界的人提出的建议,去询问那些已经达到了更高境界的智者或仙人。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意象丰富的描述,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与自然合一的理想。
咄咄汝为子,念之心可寒。
慕则非所慕,叹则非所叹。
愚生乃系俗,达人斯大观。
大明高照耀,沧海足波澜。
不求胜己友,有过孰抨弹。
不绝害心念,诚身奚喜欢。
沟浍无源本,易盈还易乾。
见善苟不明,譬彼东西湍。
仁义根于心,视精而行端。
读书贵知道,事亲宁以官。
会稽产竹箭,西海出琅玕。
虚名何足尚,所惧实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