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九》
《忆母遂病三上疏求归不允却赋十诗·其九》全文
明 / 倪元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金马凌天汉,侏儒何所裨。

时宜非此肚,浑沌孰为眉。

上水船良是,丧家狗谨辞。

可怜归雁尽,才寄数行诗。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沉的情感和独特的视角,表达了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因病请假未获批准后的无奈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情感表达更为深刻。

首句“金马凌天汉”,以金马喻指皇帝或朝廷,天汉则象征着天空中的银河,整句描绘出在皇帝或朝廷的引领下,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然而,接下来的“侏儒何所裨”一问,却将视角转向了自身,暗示自己虽身处高位,但实际贡献微小,如同侏儒一般,无法为国家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时宜非此肚,浑沌孰为眉”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我反思。时局是否需要这样的“侏儒”存在,自己又如何在混沌不明的世界中找到方向,这些问题都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困惑。

“上水船良是,丧家狗谨辞”则通过对比,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与无奈。上水船象征着顺流而下的轻松与自由,而丧家狗则代表了失去依靠的无助与恐惧。这两者之间的选择,反映了诗人面对困境时的矛盾心理。

最后,“可怜归雁尽,才寄数行诗”一句,以归雁的消失和诗人仅能通过诗歌来表达思念之情,形象地展现了思念之深和归期之遥。归雁的消失象征着与母亲团聚的希望破灭,而“数行诗”则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唯一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处境的深刻反思和对母亲的深切思念,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现实的深刻洞察。

作者介绍
倪元璐

倪元璐
朝代:明

倪元璐(1593—1644),字汝玉,一作玉汝,号鸿宝,浙江上虞(今绍兴市上虞区)人,明末官员、书法家。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历官至户、礼两部尚书,书、画俱工。倪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最得王右军、颜鲁公和苏东坡三人翰墨之助, 用笔锋棱四露中见苍浑,并时杂有渴笔与浓墨相映成趣,结字奇侧多变,书风奇伟,后人对他有“笔奇、字奇、格奇”之“三奇”,“势足、意足、韵足”之“三足”的称誉。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陷京师,元璐自缢殉节,卒年五十二。弘光时,追赠少保、吏部尚书,谥文正,清廷赐谥文贞
猜你喜欢

溪上寒梅初满枝,夜来霜月透芳菲。

清光寂莫思无尽,应待琴尊与解围。

(0)

问卜

承家望一名,几欲问君平。

自小非无志,何年即有成。

岂能长失路,争忍学归耕。

不拟逢昭代,悠悠过此生。

(0)

长乐少年行

遗却珊瑚鞭,白马骄不行。

章台折杨柳,春日路傍情。

(0)

留别王维

驻马欲分襟,清寒御沟上。

前山景气佳,独往还惆怅。

(0)

雨中对后檐丛竹

含风摇砚水,带雨拂墙衣。

乍似秋江上,渔家半掩扉。

(0)

秋胡行

妾本邯郸未嫁时,容华倚翠人未知。

一朝结发从君子,将妾迢迢东鲁陲。

时逢大道无艰阻,君方游宦从陈汝。

蕙楼独卧频度春,彩阁辞君几徂暑。

三月垂杨蚕未眠,携笼结侣南陌边。

道逢行子不相识,赠妾黄金买少年。

妾家夫婿经离久,寸心誓与长相守。

愿言行路莫多情,道妾贞心在人口。

日暮蚕饥相命归,携笼端饰来庭闱。

劳心苦力终无恨,所冀君恩即可依。

闻说行人已归止,乃是向来赠金子。

相看颜色不复言,相顾怀惭有何已。

从来自隐无疑背,直为君情也相会。

如何咫尺仍有情,况复迢迢千里外。

誓将顾恩不顾身,念君此日赴河津。

莫道向来不得意,故欲留规诫后人。

(0)
诗词分类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诗人
元顺帝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