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沐兰汤又插兰,天香何以到人间。
竹床散发西窗睡,悟入花神几个关。
才沐兰汤又插兰,天香何以到人间。
竹床散发西窗睡,悟入花神几个关。
此诗描绘了一位在端午佳节接受友人赠予兰花的文士形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其对兰花之美的欣赏与内心的宁静。首句“才沐兰汤又插兰”生动地描绘了文士沐浴后插上兰花的情景,既体现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也寓意着对高洁品质的追求。次句“天香何以到人间”则表达了对兰花香气的赞叹,以及对其如何从自然中传递至凡间的思考,暗含了对美好事物能够跨越界限,影响人心的感慨。
后两句“竹床散发西窗睡,悟入花神几个关”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文士在竹床上散发而眠,选择在西窗之下享受这份宁静与芬芳,不仅展现了他对于自然之美的沉醉,更暗示了他在与自然的对话中寻求心灵的解脱与智慧的启迪。这里的“花神”象征着自然界的灵性与神秘力量,文士通过与兰花的亲密接触,仿佛悟入了自然界的某些奥秘,达到了一种精神上的升华。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文人士大夫在端午节期间对自然美、生活雅趣的追求以及在自然之中寻找心灵寄托的精神境界。
洪武丁卯闰月终,暴风忽从鬼户作。
故人不来君子藏,巽二踊跃蜚廉恶。
或嘘或啸或怒号,匪雄匪刚匪羊角。
倒掀渤澥鼓雷霆,簸荡堪舆撼山岳。
万顷嘉禾尽偃如,十围古树犹拔却。
塔轮震堕声铿鍧,屋瓦乱飞势挥霍。
鸟雀惊仆浑已僵,虎豺战慄如可缚。
万民失色一翁云,八十七年无此若。
小斋斗大容老夫,斜雨敲窗打床脚。
径侵衣被及琴书,毒甚卷茅欺我弱。
何不广莫扫兵尘,何不仲夏驱炎熇。
尚忆当年歌汉皇,普天率土皆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