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丁卯闰月终,暴风忽从鬼户作。
故人不来君子藏,巽二踊跃蜚廉恶。
或嘘或啸或怒号,匪雄匪刚匪羊角。
倒掀渤澥鼓雷霆,簸荡堪舆撼山岳。
万顷嘉禾尽偃如,十围古树犹拔却。
塔轮震堕声铿鍧,屋瓦乱飞势挥霍。
鸟雀惊仆浑已僵,虎豺战慄如可缚。
万民失色一翁云,八十七年无此若。
小斋斗大容老夫,斜雨敲窗打床脚。
径侵衣被及琴书,毒甚卷茅欺我弱。
何不广莫扫兵尘,何不仲夏驱炎熇。
尚忆当年歌汉皇,普天率土皆安乐。
洪武丁卯闰月终,暴风忽从鬼户作。
故人不来君子藏,巽二踊跃蜚廉恶。
或嘘或啸或怒号,匪雄匪刚匪羊角。
倒掀渤澥鼓雷霆,簸荡堪舆撼山岳。
万顷嘉禾尽偃如,十围古树犹拔却。
塔轮震堕声铿鍧,屋瓦乱飞势挥霍。
鸟雀惊仆浑已僵,虎豺战慄如可缚。
万民失色一翁云,八十七年无此若。
小斋斗大容老夫,斜雨敲窗打床脚。
径侵衣被及琴书,毒甚卷茅欺我弱。
何不广莫扫兵尘,何不仲夏驱炎熇。
尚忆当年歌汉皇,普天率土皆安乐。
这首诗描绘了洪武年间的一场猛烈风暴,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自然力量的狂暴。首句点明时间,"丁卯闰月终",暗示了异常气候的出现。接下来,诗人通过"故人不来君子藏,巽二踊跃蜚廉恶",将风暴比喻为鬼户作祟的凶猛之物,"巽二"象征风向,"蜚廉恶"则形容风力之恶。风暴呼啸、怒号,形象地刻画出其非同寻常的威力。
诗中"倒掀渤澥鼓雷霆,簸荡堪舆撼山岳",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风暴如同海浪翻腾、雷霆震动天地,连塔轮屋瓦都难以抵挡。风暴对万物的破坏力巨大,连万顷嘉禾和十围古树都遭殃,鸟雀虎豺皆受惊吓。
诗人以"万民失色一翁云"表达百姓的恐慌,自己身处小斋,感受到风雨侵袭,琴书受损,生活受到严重影响。他感叹为何不在风暴来临时采取措施,如扫除兵尘、驱散炎热,重现汉皇时代的安宁。
整首诗以元末明初的陶宗仪之笔,通过描绘风暴的威力和影响,寓言式地表达了对社会动荡和自然灾害的忧虑,以及对和平与安定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