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太白山中吊二公子四首·其二》
《太白山中吊二公子四首·其二》全文
清 / 全祖望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从来凤凰种,所在有寒芒。

虽然经百罹,其精未消亡。

清关鱼鼓下,杂沓混否臧。

岂期来精卫,绕寺为徬徨。

山灵大惊咤,此是谁上堂?

中司一朝来,老眼终无荒。

谓彼二少年,颠末宜致详。

眉间有兵气,颊上尤凌霜。

扣之坚不语,乃相与连床。

中宵竟餂得,一恸血元黄。

请看新祴衣,犹隐旧剑铓。

山灵大欢喜,呵护有仁王。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段在太白山中的奇遇,诗人以凤凰、寒芒、精卫鸟等自然元素起兴,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充满力量的氛围。诗中提到的“从来凤凰种”暗示着某种非凡的品质或命运,而“所在有寒芒”则可能象征着潜在的力量或危机。

接着,诗人通过“清关鱼鼓下,杂沓混否臧”描绘了一幅动态的画面,仿佛是某种秩序的打破和混乱的开始。随后,“岂期来精卫,绕寺为徬徨”引入了精卫鸟这一形象,它围绕寺庙徘徊,似乎在寻找什么或是表达某种情感,增添了故事的神秘色彩。

“山灵大惊咤,此是谁上堂?”一句将场景推向高潮,山神的惊讶反应暗示了即将到来的事件的重要性或不寻常性。紧接着,“中司一朝来,老眼终无荒”描述了一位官员的到来,他似乎带来了某种改变或解决之道,但“老眼终无荒”也暗示了问题的复杂性和持久性。

“谓彼二少年,颠末宜致详”点明了故事的主角——两位年轻人,并强调了他们背景的复杂性。“眉间有兵气,颊上尤凌霜”通过外貌描写暗示了他们的坚定和决心,即使面对困难也不退缩。“扣之坚不语,乃相与连床”表现了他们之间的紧密关系和共同面对挑战的决心。

“中宵竟餂得,一恸血元黄”描述了最终的转折点,两位年轻人在深夜中找到了答案,引发了强烈的感情反应,甚至导致了血泪的流出,这可能是他们情感的释放,也可能是对真相的深刻理解带来的震撼。

最后,“请看新祴衣,犹隐旧剑铓”通过衣物和剑的比喻,暗示了变化与不变的共存,新事物的出现并不意味着旧事物的消失,而是两者之间的融合与转化。“山灵大欢喜,呵护有仁王”则以山神的欢喜和仁慈的保护者形象收尾,象征着正义和善良最终会得到肯定和保护。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感和情感深度的故事,探讨了人性、命运、正义与变革的主题,展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造诣和对人性深刻的洞察。

作者介绍
全祖望

全祖望
朝代:清   字:绍衣   号:谢山   籍贯: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   生辰:1705-1755

全祖望(1705-1755),清代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浙东学派重要代表,字绍衣,号谢山,学者称谢山先生,浙江鄞县(今鄞州区洞桥镇沙港村)人。曾主讲于浙江蕺山书院,广东端溪书院。上承清初黄宗羲经世致用之学,博通经史,在学术上推崇黄宗羲、万斯同,于南明史实广为搜罗纂述,贡献甚大,其著作极为丰富,达35部,400多卷,且大多数学术著作用力极深。其主要著作有:《鲒埼亭集》、《困学纪闻三笺》、《七校水经注》、《续甬上耆旧诗》、《经史问答》、《读易别录》、《汉书地理志稽疑》、《古今通史年表》等。 
猜你喜欢

山水图·其二

十年骑马走西东,两鬓秋霜落镜中。

安得拂衣寻旧隐,草楼高处听松风。

(0)

峡中杂咏·其九

蜀道古称多险艰,我来观水复观山。

谁知富贵天然设,身在玉屏金幛间。

(0)

五月一日钦蒙赐扇上有古人嘉言皆当今名翰伏读之馀喜而赋此

新扇初颁拜宠光,格言名翰玉成行。

一时暑气都驱却,四海仁风得奉扬。

皓彩照人如月样,微凉拂鬓有天香。

菲材自愧浑无补,喜睹南薰物阜康。

(0)

新居

近搆行窝殊可爱,短篱蓬屋小窗纱。

休言暂住非真宅,偶得安居即是家。

雨过近移官寺竹,春来唯欠故园花。

落成不待宾朋贺,新水铜瓶自煮茶。

(0)

北京八咏·其二玉泉垂虹

树杪潺湲落翠微,分明一道玉虹垂。

天潢低映广寒殿,地脉潜通太液池。

遥望直从云尽处,近听浑似雨来时。

煮茶不让中泠水,陆羽多应未及知。

(0)

再用韵留别

巴渝西上几千湾,才得停桡又促还。

归路渐看京口树,吟筇难遍蜀中山。

黄花老我思秋径,白简怜君缀晓班。

会别人生那中料,信音须仗往来间。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闻一多 徐特立 陈逸云 贾景德 司马迁 王昭君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