骤传伏枕去,转觉泪沾巾。
短发三江棹,孤蓬四海人。
文章妻子怪,姓字友朋嗔。
兄弟皆衣紫,君胡命苦辛。
骤传伏枕去,转觉泪沾巾。
短发三江棹,孤蓬四海人。
文章妻子怪,姓字友朋嗔。
兄弟皆衣紫,君胡命苦辛。
这首《忆弟(其二)》是明代文学家袁宏道所作,情感深沉,表达了对弟弟深切的思念之情。
首联“骤传伏枕去,转觉泪沾巾。”描绘了突然得知弟弟病重的消息,自己却无法前往照料,内心悲痛至极,泪水不禁湿透了衣襟。这里通过“骤”和“转”两个词,展现了消息来得突然,以及内心的转变之快,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情感波动。
颔联“短发三江棹,孤蓬四海人。”进一步描述了诗人因无法亲自照顾弟弟而产生的孤独感。他只能在梦中或想象中,乘着小舟穿越长江、黄河等大河,希望能与弟弟相聚。然而,这只是虚幻的想象,现实中的弟弟却远在天涯,如同漂泊在大海中的孤蓬,无法触及。这两句诗运用了比喻手法,将个人的无力感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颈联“文章妻子怪,姓字友朋嗔。”这一联则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反映了诗人因弟弟病重而无法分身照顾,导致家庭和社交生活受到影响的情况。妻子和朋友对此感到不解甚至责怪,体现了社会对家庭责任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尾联“兄弟皆衣紫,君胡命苦辛。”最后,诗人将目光转向家族,兄弟们都官运亨通,只有自己命运多舛,无法照顾病重的弟弟。这一对比强烈,既表达了对弟弟的深深忧虑,也流露出对自己命运的感慨。通过这一联,诗人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同时也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对亲情的珍视和对命运不公的无奈。
整体而言,《忆弟(其二)》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修辞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弟弟的深情厚谊以及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反思,是一首感人至深的思亲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