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云将雨趁狂风,扫溉氛埃瞬息中。
指点山川开净绿,按行花草失攲红。
槐榆改火年年事,箫鼓迎神处处同。
自是平生观物化,不因春去始知空。
乱云将雨趁狂风,扫溉氛埃瞬息中。
指点山川开净绿,按行花草失攲红。
槐榆改火年年事,箫鼓迎神处处同。
自是平生观物化,不因春去始知空。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霁的景象,通过"乱云将雨趁狂风",展现了风雨交加的气势,随后"扫溉氛埃瞬息中",形象地刻画了雨势之急和空气的清新。诗人进一步以"指点山川开净绿,按行花草失攲红",描绘了雨后的山川草木,翠绿一片,花朵因雨水滋润而显得更加鲜艳。
"槐榆改火年年事,箫鼓迎神处处同",诗人借寒食节的习俗,暗示时光流转,每年此时人们都会举行祭祀活动,表达对祖先的怀念。最后,诗人感慨"自是平生观物化,不因春去始知空",认为自然的变化和人生的无常是常态,即使春天离去,万物依旧循环,人生感悟由此而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寓含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观察和理解。
明光宫中枭夜鸣,汉鼎何人窥重轻。
老颅未污属镂血,四海掩鼻愁膻腥。
当时避地岂得已,岩栖水宿俱非情。
谁知举世无真隐,此意独高严子陵。
一钩明月满蓑雨,桃花水涨春江平。
生涯颇似玄真子,端欲钓鱼非钓名。
故人巳作飞龙起,犹着羊裘钓烟水。
异时侯霸岂其俦,未可轻将衮衣比。
心知不为世人屈,无故不作三公耳。
富贵浮云只眼前,执戟长怜子扬子。
丈夫名节倘未立,安用区区识奇字。
落木惊高秋,旅食念行役。
含羞古祠花,青蕊未堪摘。
云山不着脚,佳节似可惜。
一啸百尺台,往趁凌风翮。
群山如玉玞,千古围故国。
孤城打寒潮,往事谁记忆。
玉树那得花,金莲去无迹。
兴亡更六朝,溅血几飞镝。
重瞳飞上天,毰毸避矰弋。
何年览德辉,古榜犹可识。
父老无由询,残碑少遗刻。
空馀吊古涕,自对斜阳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