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八月初旬连日大风雨因述见闻作短歌纪灾得十章·其二》
《八月初旬连日大风雨因述见闻作短歌纪灾得十章·其二》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摧天拉地崩愁云,怪鸟抢树千百群。

十家九家闭门户,满街走萚无行人。

黄鸡升堂狗入灶,白昼燃灯鼠来盗。

空中急雨如矢飞,密瓦坚墙遍成窍。

儿童掩面匿我怀,忍饿吞声未敢叫。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八月初旬连续大雨引发的自然灾害景象,通过生动的细节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风雨交加、房屋受损、动物惊慌、人们生活困顿的场景。

首句“摧天拉地崩愁云”以夸张的手法,形容风雨之猛烈,仿佛要将天空撕裂,愁云四散。接着“怪鸟抢树千百群”描绘出风雨中鸟儿四处乱飞的景象,营造出一种混乱与恐慌的氛围。

“十家九家闭门户,满街走萚无行人”描述了风雨使得大部分人家关闭门窗,街道上空无一人,只有落叶在风中飘荡,表现了灾难对人们日常生活的影响。

“黄鸡升堂狗入灶,白昼燃灯鼠来盗”则通过动物行为的变化,侧面反映了灾害的严重性。鸡狗通常在白天活动,而此时却进入室内,老鼠在白天出来偷食,这些都表明了环境的异常和人们的恐惧。

“空中急雨如矢飞,密瓦坚墙遍成窍”进一步描绘了风雨的猛烈,雨水如同箭矢般密集落下,即便是坚固的屋顶和墙壁也出现了许多孔洞。

最后,“儿童掩面匿我怀,忍饿吞声未敢叫”表达了孩子们在灾难面前的无助与恐惧,他们只能躲在大人的怀抱中,忍饥挨饿,不敢发出声音,体现了灾难对儿童心理的深刻影响。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灾害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人们在灾难面前的无助与坚韧。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题画

谁泼烟云六尺绡,寒山秋树晚萧萧。

十年来往吴淞口,错认溪南旧板桥。

(0)

芙蓉

佳哉木芙蓉,秋晚芳意足。

偶植华堂下,似续渊明菊。

眷此好颜色,可玩不可触。

始见开二三,旋已放五六。

濯濯晨风吹,鲜鲜宵露浴。

非关竞时节,庶用慰幽独。

我老百念空,扫迹坐林谷。

犹作烟霞想,久绝脂粉欲。

三径阻幽事,吟苦颠毛秃。

河洛未休兵,愧负杯中绿。

(0)

清平乐·其二

萧萧风叶。似与更声接。欲寄明珰非为怯。

梦断兰舟桂楫。学书只写鸳鸯。却应无奈愁肠。

安得一双飞去,春风芳草池塘。

(0)

临江仙·其一

知有阆风花解语,从来只许传闻。

光明休咏汉宫新。拥身疑有月,衬步恨无云。

莫把金樽容易劝,坐来几度销魂。

不知仙骨在何人。好将千岁日,占断四时春。

(0)

西江月·其一橘

昨夜十分霜重,晓来千里书传。吴山秀处洞庭边。

不夜星垂初遍。好事寄来禅侣,多情将送琴仙。

为怜佳果称婵娟。一笑聊回媚眼。

(0)

千秋岁·其六用秦少游韵

深秋庭院,残暑全消退。天幕迥,云容碎。

地偏人罕到,风惨寒微带。

初睡起,翩翩戏蝶飞成对。叹息谁能会。

犹记逢倾盖。情暂遣,心常在。

沈沈音信断,冉冉光阴改。

红日晚,仙山路隔空云海。

(0)
诗词分类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诗人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