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傩新典,西凉妙舞,金毛奇绝。
瓦鼓声声,头尾百般灵活。
团团笑靥,要演过烧灯时节。
波斯影,五台钻处,白题高揭。有宋风嬉未歇。
欠婆罗门队,教坊围列。点缀升平,一派龙衣齐掣。
江东浩劫,问耍到孙郎几摺。
春梦热,听取野干饶舌。
大傩新典,西凉妙舞,金毛奇绝。
瓦鼓声声,头尾百般灵活。
团团笑靥,要演过烧灯时节。
波斯影,五台钻处,白题高揭。有宋风嬉未歇。
欠婆罗门队,教坊围列。点缀升平,一派龙衣齐掣。
江东浩劫,问耍到孙郎几摺。
春梦热,听取野干饶舌。
这首《狮儿曲·狮戏》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赵熙所作,描绘了一幅热闹的民俗场景。诗人以“大傩新典”为背景,赞美了西凉地区独特的舞蹈——狮子舞,尤其是舞者身披金色毛皮,动作灵活多变,如同瓦鼓声中的一道亮丽风景。舞者的笑容灿烂,技艺精湛,甚至能在春节期间的烧灯节期间持续表演。
接下来,诗人提到“波斯影”和“五台钻”,可能指的是舞狮中融入了异域元素,增添了神秘色彩。舞狮队伍中还缺少了婆罗门舞蹈队,这在教坊中显得有些欠缺。然而,尽管如此,整个场面依然呈现出升平盛世的欢乐气氛,龙衣舞者们齐心协力,展现出强大的力量。
诗人感慨江东曾经历的巨大灾难,询问这种传统娱乐还能否延续到孙郎(孙权)时期,暗示历史变迁中民俗活动的传承。最后,他以“春梦热,听取野干饶舌”收尾,寓意人们在热烈的节日氛围中,倾听狮子舞带来的欢声笑语,仿佛连野兽也加入了这场狂欢,生动展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