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水清泠照小斋,深冬云物尚能佳。
峰峰黛色眉谁画,阵阵鸿声字不差。
南郭子綦风激謞,东方曼倩语诙谐。
酒阑更绕池边树,笑指新梅似玉钗。
积水清泠照小斋,深冬云物尚能佳。
峰峰黛色眉谁画,阵阵鸿声字不差。
南郭子綦风激謞,东方曼倩语诙谐。
酒阑更绕池边树,笑指新梅似玉钗。
此诗《佟声远招同王紫诠使君樊昆来翰检赵秋谷宫赞梁药亭吉士胡□□雅集粟园看新梅分赋二首(其二)七律得九佳》由明末清初诗人陈恭尹所作。诗中描绘了在寒冷冬日里,诗人与友人在雅集中赏梅的情景。
首联“积水清泠照小斋,深冬云物尚能佳”描绘了水池清澈,倒映着小屋,即便是在寒冷的冬天,云雾缭绕的景象依然显得美好。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以水的清澈和冬日的云雾,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氛围。
颔联“峰峰黛色眉谁画,阵阵鸿声字不差”则进一步描绘了山峰如黛色的眉毛,自然之美仿佛是大自然的精心雕琢。同时,鸿雁的叫声如同诗句一般和谐,没有一丝差错,形象地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
颈联“南郭子綦风激謞,东方曼倩语诙谐”引用了古代哲学家和文学家的故事,通过南郭子綦的风激謞(即风吹过的声音)和东方曼倩的诙谐话语,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智慧和幽默的欣赏,同时也暗示了聚会中的轻松愉快气氛。
尾联“酒阑更绕池边树,笑指新梅似玉钗”则是对聚会结束后的场景描写。在酒宴结束后,众人围绕着池边的树木散步,欢声笑语中,新梅的美丽如同玉钗,既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聚会愉悦氛围的生动描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聚会情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与友人相聚时的快乐心情,体现了明末清初文人雅集的文化风尚。
那落迦中,论劫受苦。焚铁其地,汁铜其柱。
鱼鲙而脔,爪分而锯。于一日夕,有万痛楚。
我避世纷,重闭其户。而此知识,勃然而怒。
吏收付官,于此土住。自寻其罪,焦芽石女。
然非天人,所能见与。自业成熟,现行会遇。
受尽还无,无可措虑。我作是观,上契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