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蜀冈陵占·其二》
《蜀冈陵占·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古风

秣陵山水多,龙蟠兼虎踞。

可惜张锦帆,未往江南去。

重华挟二妃,时巡冒霜露。

五岳与三湘,銮舆不遑驻。

胡为爱江都,天险从人据。

中原一崩裂,人人皆项羽。

好色以自强,山河诚敝屦。

李花将代杨,兴亡有天数。

君勿笑荒亡,黄泉人笑汝。

(0)
鉴赏

此诗《蜀冈陵占(其二)》由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通过对秣陵(今南京)山水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人性的洞察。

首句“秣陵山水多,龙蟠兼虎踞”描绘了秣陵的地理形势,山川壮丽,如龙盘虎踞,隐喻着秣陵的战略要地地位。接着,“可惜张锦帆,未往江南去”,表达了对未能亲临秣陵的遗憾,暗含着对秣陵历史地位的重视。

“重华挟二妃,时巡冒霜露。五岳与三湘,銮舆不遑驻。”这一段通过引用古代帝王巡游的故事,强调了秣陵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无论是重华(即周穆王)还是其他帝王,都曾在此留下足迹。然而,“胡为爱江都,天险从人据”,则转折指出秣陵虽有天险,却因人据而失去了应有的价值,暗含对秣陵被他人占据的惋惜。

“中原一崩裂,人人皆项羽。”此句借用了楚汉争霸的历史背景,暗示秣陵在历史变迁中的角色,如同项羽一样,面对动荡的局势,秣陵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好色以自强,山河诚敝屦。”这里批评了某些统治者为了个人私欲而不顾国家安危的行为,将山河比作破旧的鞋子,形象地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不满。

“李花将代杨,兴亡有天数。”通过自然界的更替(李花代替杨树),象征历史的循环和兴衰的规律,暗示秣陵乃至整个国家的命运并非人力所能完全掌控。

最后,“君勿笑荒亡,黄泉人笑汝。”告诫人们不要嘲笑那些曾经的荒废和灭亡,因为最终会有人在黄泉之下嘲笑他们,强调了历史的公正性和对后人的警示。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秣陵及其历史地位的深刻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对人性弱点和社会现象的批判。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韬楼属题济南十二图·其四趵突观澜

伏流忽涌出,如观茶鼎煎。

安得好事人,更寻金线泉。

(0)

九月十五夜月下作三首·其三

凉影白纷纷,空中行一镜。

下有独吟人,不随万籁定。

(0)

按视黄陂工次丁牧国桢诸倅以泰想送至滠口·其一

蓝舆轻驶势如飞,百里秋原树影微。

云外木兰何处是,却将晚雨送人归。

(0)

续杂诗·其二

桃花映朝日,艳冶光四射。

嫣然双海棠,垂红倚帘罅。

(0)

塞上曲

十五见天子,十八领边兵。

曾将一羽箭,赢得射雕名。

(0)

五索效韩偓·其二

昨日下河桥,多被行人见。

花稀无处藏,见我新妆面。

一向不禁羞,从郎索罗扇。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陈繗 陆仁 徐钧 陈藻 吴泳 萧立之 罗玘 罗钦顺 刘诜 林俊 殷奎 王洪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