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周仲嘉再示三篇·其三》
《和周仲嘉再示三篇·其三》全文
宋 / 王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长篇大轴势如林,慰我穷愁正结阴。

数首娱忧兼寓物,几人对面便知心。

多求笔吏供濡墨,剩买筠筒给浩吟。

闲静心情如此少,能听贺若是知琴。

(0)
注释
大轴:指重要的、大规模的作品。
慰:安慰。
穷愁:困苦和忧虑。
结阴:比喻心情阴郁。
娱忧:娱乐和忧愁,指诗作的情感表达。
寓物:寄托事物。
笔吏:负责文具的人。
浩吟:大声吟诵。
闲静:宁静、悠闲。
知琴:懂得音乐,比喻理解诗中的深意。
翻译
宏大的篇章繁多如林木,恰似此刻安慰我深陷困境的心灵。
这些诗作既娱乐又寄托情感,有多少人能从对面的言辞中直觉作者的内心。
频繁向书吏索要墨水,只为满足无尽的创作需求,买来竹筒装满诗篇,任由豪情奔涌吟诵。
如此闲适宁静的心情实属罕见,若有人能理解这诗中的深意,就像知音懂得抚琴的旋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居简出的隐逸生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静谧生活的享受和向往。

“长篇大轴势如林,慰我穷愁正结阴。”这里,“大轴”指的是书卷,“长篇”则是指那些篇幅宏大的文章或诗歌。诗人通过阅读这些书籍来抚慰自己内心的贫乏与忧伤。这种情感的寄托,体现了古代文人通过阅读来获取精神慰藉的一种生活方式。

“数首娱忧兼寓物,几人对面便知心。”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交往圈子相对狭窄,只有少数几个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内心世界。这也反映出古代文人之间精神上的沟通和理解是多么的珍贵。

“多求笔吏供濡墨,剩买筠筒给浩吟。”这里,“笔吏”指的是书写时所需的笔墨,“筠筒”则是一种用竹制成的小筒,用于盛放笔。诗人渴望拥有更多的书写工具,以便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供濡墨”和“给浩吟”都是对文字创作的热爱与追求。

最后两句,“闲静心情如此少,能听贺若是知琴。”诗人感慨自己能享受到这样静谧心境的人太少,而真正能够理解音乐之美的人也如同懂得琴音的贺若一样稀缺。这里不仅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状态的珍视,也反映出他对艺术欣赏和精神交流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一位文人的内心世界,他对于知识、艺术和精神沟通的追求,以及他对于隐逸生活的享受与向往。

作者介绍

王洋
朝代:宋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猜你喜欢

闻蛩

我从御园来,蛩声方唧唧。

昨过塞中山,鸣秋已早息。

是地候转煖,阴虫犹鼓翼。

喧默本无常,菀枯曷有极。

忽如读豳风,在宇节堪识。

(0)

敖汉捕鱼·其二

玉镜澄秋浦,林峦入照佳。

不纲仁未逮,结网念常怀。

献获甘谁后,颁恩与众偕。

鸣榔歌快豫,齐泊白云涯。

(0)

泛月·其五

清吟静倚画中诗,渚畔停桡有所思。

髣髴年来明月下,焚檀煮茗恰移时。

(0)

微雨方洒润,轻云时酿泽。

晚来望西山,峰头萦絮白。

初月乍韬光,高旻亦收碧。

旱暵既云久,待霖情孔剧。

矧多暍死人,余忧日以益。

不雨则无禾,千里地将赤。

省愆愆每多,竭诚诚未格。

嗟予实凉德,苍生其何厄。

迩来甘膏零,继此常霂霢。

盾日已知畏,宣云觉堪惜。

何当沛渥优,沃予愁怀惄。

(0)

年来

年来诗思如春草,芳意凄迷待雨生。

讵比骚人工觅句,还同田父只知耕。

半奁绿水菱花对,一坐青山画幅横。

消得丁丁银箭永,不教几暇惹閒情。

(0)

清明·其一

绿态红姿弄午晴,春台万物乐生生。

烟腾村突新榆火,香满雕盘脆蔗饧。

柳眼青回看韨褉,花心锦叠斗清明。

天公赐与诗题夥,只为东郊利用耕。

(0)
诗词分类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诗人
王铎 欧阳玄 王筠 王遂 文嘉 项斯 赵翼 姚绶 冯琦 吕祖谦 蔡沈 方以智 吴承恩 曾棨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