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去观书兴易阑,绿阴清昼况多闲。
杖藜扶我溪头步,看尽湖南十里山。
老去观书兴易阑,绿阴清昼况多闲。
杖藜扶我溪头步,看尽湖南十里山。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长者在夏日午后,于溪边散步的情景。通过“老去观书兴易阑”一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读书的兴趣逐渐减弱,转而寻求自然界的乐趣。夏日的绿荫和清静的白天为这次散步提供了理想的环境。“绿阴清昼况多闲”不仅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宜人,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杖藜扶我溪头步”中的“杖藜”是诗人手持藜杖的形象,既体现了他的年迈,也象征着他对自然的亲近与依赖。这一细节生动地刻画出诗人漫步于溪边的情态,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最后,“看尽湖南十里山”则表达了诗人对周围景色的细致观察与欣赏,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晚年的生活情趣和对自然的深情厚谊,流露出一种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
蝶飞双,莺宿对。花雾拥香海。
如许韶华,那不要金买。
只渠玉漏听残,银灯挑灺,又辜负、连宵耽待。
恨谁解。投来嗔语三分,未减十分爱。
忍度相亲,记否誓言在。
倚奁慢检犀梳,略修蝉鬓,总不御、浅脂浓黛。
倚筝床,停绣屟。薄晕上红靥。
忍底生瞋,垂眼弄湘褶。
多应别院花枝,无心滟笑,便防到、目迎眉接。
展湘箑。旋向芳草庭阴,翻翠弄蝴蝶。
故自喃喃,冷语逗来杂。
教侬欢怨都难,斜阳坐尽,又守过、半枝银蜡。
宅券偿难,岩缘修浅,十年梦断香谷。
烟户檀栾,水墙杨柳,秃尽枝枝春绿。
斜日乌衣散,更提甚、华堂裙幄。
那堪落叶声中,旧窗重剪凉烛。
试问鹤老莺荒,谁拓地诛茅,来复修筑。
息月池深,栖花窖密,往景细量空熟。
无赖登楼望,也几换、郊芜坡渌。
但识屏山,秋帘曾伴吟独。
天欲栽培民气厚,暗假春风入君手。
春风萦回桃柳枝,如君颜色民见怡。
吾郡频年苦兵乱,疲弱愁逢辣手断。
便得河阳百里才,难及当时见功半。
枯灰元气云渐苏,烂额焦头尚无算。
是当喔咻抚恤之,子得父母身乃依。
严霜四野日照室,煖体何必裘与衣?
君来慈溪作贤宰,道路隆隆口碑在。
无端草木亦承膏,寂郭风烟发精采。
物犹如此人可知,此理奚烦费词解?
凉飙九月山城秋,碧天高静鸿不流。
君将奉檄走京洛,旌车驾矣民难留。
君虽不留民意系,静待阳和转初地。
阳和二月多好莺,君来置酒民同听。
我题君图送君别,聊为君民写心结。
莫将剪败忧后时,此民共读甘棠诗。
《送王明府有龄入都即题其慈湖种花图》【清·姚燮】天欲栽培民气厚,暗假春风入君手。春风萦回桃柳枝,如君颜色民见怡。吾郡频年苦兵乱,疲弱愁逢辣手断。便得河阳百里才,难及当时见功半。枯灰元气云渐苏,烂额焦头尚无算。是当喔咻抚恤之,子得父母身乃依。严霜四野日照室,煖体何必裘与衣?君来慈溪作贤宰,道路隆隆口碑在。无端草木亦承膏,寂郭风烟发精采。物犹如此人可知,此理奚烦费词解?凉飙九月山城秋,碧天高静鸿不流。君将奉檄走京洛,旌车驾矣民难留。君虽不留民意系,静待阳和转初地。阳和二月多好莺,君来置酒民同听。我题君图送君别,聊为君民写心结。莫将剪败忧后时,此民共读甘棠诗。
https://shici.929r.com/shici/jZn9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