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昔昔盐二十首.采桑秦氏女》
《昔昔盐二十首.采桑秦氏女》全文
唐 / 赵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

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

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

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0)
翻译
在南边的小路上,我采摘桑叶出门,但无人知晓我姓秦。
我独自珍爱自己的美貌,不辜负这早春莺歌的美好时光。
我穿着珍珠装饰的鞋子,踏过落花,新做的龙钩折下了桂花枝。
你怎能停下马蹄,这里自有朝廷重臣等待我的侍奉。
注释
南陌:乡间小路。
采桑:摘桑叶。
谁知:谁知道。
妾姓秦:我姓秦。
独怜:独自珍爱。
倾国貌:极美的容貌。
不负:不辜负。
早莺春:早春的黄莺。
珠履:珍珠装饰的鞋子。
荡花湿:踏过落花而湿润。
龙钩:古代贵族的饰品,用来折桂。
新:新的。
使君:对官员的尊称,此处指男方。
那驻马:怎能停下马。
自有:自然有。
侍中人:宫廷中的重要人物。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采桑的女子,通过对她的外貌和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女性美丽而又孤独境况的同情。诗中“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两句,设定了一个幽静的场景,让读者仿佛听到了女子在田野间轻盈的脚步声,同时揭示了她姓氏之谜。

接着,“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女子倾城之色的独特赞赏,以及对于她的青春美丽没有辜负的感慨。这里的“早莺春”指的是初春,增添了一份生机与希望。

下两句“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则是对女子脚踏花瓣、衣带挂着桂枝的细致描写,这不仅展示了她的高贵气质,也让人感受到她活动时的优雅姿态和周围环境的生动画面。

最后两句“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透露出女子与使君之间可能存在的故事,以及诗人对这一幕的见证。这里的“侍中人”通常指的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这里被用来暗示使君身边有人在关注着这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采桑女秦氏外貌和情境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美感与故事性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女性孤独美丽状态的深刻同情。

作者介绍
赵嘏

赵嘏
朝代:唐   字:承佑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   生辰:约806年——约853年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唐代诗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
猜你喜欢

将归五羊赋谢梁遂良侍御

二天分两地,回驭值埋轮。

朝日不到峡,秋风思故人。

槿花随委路,棕叶贴轻身。

心共羊肠绕,回看处处春。

(0)

奉旨回任途中寄同学诸友·其一

承恩策马出都城,回首南天歌友生。

讲学同倾肝胆话,论交时笃弟兄情。

鹳鳣有兆报杨氏,通塞还须问子平。

驽蹇岂无千里用,盐车长御也难名。

(0)

新丰感·其一

不识马侯墓,今知在新丰。

壁翻丹阙势,松拥茂陵风。

金玉苍苔合,麒麟白昼雄。

圣心裁百曲,敢议低昂中。

(0)

龙井·其一

源泉一滴海潮通,无限波涛发此中。

试问龙归何处是,满林风起吼长松。

(0)

秋兴·其六

遥望西山爽气增,长空无际碧澄澄。

寻幽采菊陶元亮,多病登台杜少陵。

黄叶萧萧飘复聚,候虫唧唧息还兴。

寒催砧杵声凄切,泪洒边城恨不胜。

(0)

戊午五月八日招博罗张孟奇尹冲玄洪约吾温瑞明泛舟篁溪观竞渡余与陈美用同集笙歌士女之盛不减龙潭乐而共赋以落日放船好轻风生浪迟为韵得六言十首·其十

月下壶觞乐甚,夜深灯火归迟。

为报眠鸥宿鹭,休惊品竹弹丝。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杨坚 章楶 卢思道 虞世基 东方朔 杜光庭 王景 李公麟 沈晦 金圣叹 孙道绚 高凤翰 白行简 苏味道 胡仔 文偃 祖咏 唐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