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
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
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
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
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
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
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采桑的女子,通过对她的外貌和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于女性美丽而又孤独境况的同情。诗中“南陌采桑出,谁知妾姓秦”两句,设定了一个幽静的场景,让读者仿佛听到了女子在田野间轻盈的脚步声,同时揭示了她姓氏之谜。
接着,“独怜倾国貌,不负早莺春”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女子倾城之色的独特赞赏,以及对于她的青春美丽没有辜负的感慨。这里的“早莺春”指的是初春,增添了一份生机与希望。
下两句“珠履荡花湿,龙钩折桂新”,则是对女子脚踏花瓣、衣带挂着桂枝的细致描写,这不仅展示了她的高贵气质,也让人感受到她活动时的优雅姿态和周围环境的生动画面。
最后两句“使君那驻马,自有侍中人”,透露出女子与使君之间可能存在的故事,以及诗人对这一幕的见证。这里的“侍中人”通常指的是朝廷中的高级官员,这里被用来暗示使君身边有人在关注着这场景。
整首诗通过对采桑女秦氏外貌和情境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美感与故事性的画面,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女性孤独美丽状态的深刻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