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书今羽化,传者匪真书。
此老纵横祖,仪秦得绪馀。
遗书今羽化,传者匪真书。
此老纵横祖,仪秦得绪馀。
这段诗歌是由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刘克庄所作,收录在他的《杂咏一百首》中。诗中表达了对古籍传承和真伪问题的深刻反思。
"遗书今羽化,传者匪真书。" 这两句诗意在于古代流传下来的书籍,如同鸟儿长出羽翼而飞翔,但大多数所谓的“传下来”的书籍并非是真正的、未经篡改的原著。这反映了作者对于文献传承中真伪杂陈的担忧。
"此老纵横祖,仪秦得绪馀。"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位学者(此老)对古代圣贤及先哲的研究,他广泛地探索和讨论历史上的伟人,如同春秋战国时期纵横家那样运用其智慧,而又如仪秦,这位学者的研究得到了某种线索或启示。这里强调的是学习古人的智慧,并从中汲取知识。
整首诗体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和对真知追求的渴望,同时也隐含了对当时流传文本可靠性的质疑。
笔砚论交半百年,中间摇落更临边。
寻盟花木春犹在,结友松筠晚益坚。
雪霁万峰开紫翠,江空一水恣回旋。
何时共我湖庄乐,醒后吟诗醉后眠。
小梅凝秀色,泛霁霭晴和,春容初透。
璇霄降仙格,觉葱葱佳气,先惊花柳。芝兰户牖。
庆禀质、天长地久。
有当熊避辇,嘉声懿德,六宫居右。清昼。
文箫仪凤,妙舞低云,缓锵钧奏。
香传绣幄,腾非雾,上金兽。
愿千龄遐算,三宫慈爱,长亭兹辰劝酒。
向瑶台阆苑,芳音永嫔万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