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熟无饥凤,枝枝坠露清。
只须三两叶,便可作秋声。
子熟无饥凤,枝枝坠露清。
只须三两叶,便可作秋声。
这首诗描绘了梧桐树在秋季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微妙变化。
首句“子熟无饥凤”,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成熟的梧桐果实比作可以满足凤凰口腹之欲的食物,形象地表现了梧桐果实的丰富与诱人。同时,“无饥”二字也暗示了梧桐树在秋季为动物提供食物的重要性,体现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
次句“枝枝坠露清”,描绘了梧桐树在清晨时分的情景。露珠在梧桐枝叶上晶莹剔透,清新的露水与枝叶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这一句通过细腻的观察,捕捉到了自然界中微小而美好的瞬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敏感和欣赏。
后两句“只须三两叶,便可作秋声。”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认为,即使只有三两片梧桐叶,也能构成秋天特有的声音,即落叶的声音。这不仅强调了梧桐叶在秋季的重要角色,也暗示了自然界中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季节更替的信息。通过这样的表达,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感悟,以及对生命循环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梧桐树在秋季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的丰富多样性和季节变换的美妙。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洞察力,捕捉并表达了自然界的美与和谐,给人以心灵的触动和启示。
疾风鼓穷冬,大海势一变。
顿收浩溔形,坐获奇丽观。
耸身列缺旁,侧足虬龙畔。
譬如倚阊阖,下见元黄战。
波腾银屋翻,沫吼白雨乱。
万灵助呼吸,百怪互隐见。
东连汤谷沸,北汩雪山转。
恍忽掣丹崖,苍茫吞赤县。
天吴本肆威,飞廉苦相煽。
莫测天地机,但觉心目眩。
倍看城市亲,遥被舟楫羡。
一笑险夷间,吾生失忧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