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资政挽词二首·其二》
《吴资政挽词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峨峨陉土厚,自古葬贤人。

百尺不逢水,千年空闭春。

夜台埋琬琰,陇道刻骐驎。

西望缘缨泪,曾无幕府宾。

(0)
注释
峨峨:形容山势高峻。
陉土:山岭上的土壤。
贤人:品德高尚的人。
百尺:极言深度。
水:象征生机。
空闭:空寂封闭。
夜台:墓穴,阴间。
琬琰:美玉,比喻高贵纯洁。
陇道:山路,墓道。
缘缨:因怀念而流泪。
幕府宾:幕僚或宾客。
翻译
山势高峻土层深厚,自古以来这里埋葬着贤德之人。
即使挖掘百尺深,也难见水源,千年过去,春天的气息也被封闭在这里。
夜晚的墓穴中安息着珍贵的玉璧和美石,道路上刻有骏马的雕像。
遥望远方,心中满是泪水,因为这里从未有过幕僚宾客的聚集。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逝去的吴资政的深深哀思。诗中通过描绘陵墓的雄伟和环境的肃穆,展现了对贤人的敬仰和怀念。

"峨峨陉土厚",开篇以峻峭的山陵地形起笔,暗示了墓地的庄重与深厚的历史底蕴;"自古葬贤人",进一步强调了吴资政作为贤者的地位。接下来的两句"百尺不逢水,千年空闭春",运用夸张手法,描述了陵墓的高大和长久的静寂,仿佛时间都为之停留,春天也未能打破这份沉寂。

"夜台埋琬琰","夜台"指墓穴,"琬琰"借指美玉,象征着吴资政的高尚品质如同美玉般被深藏地下;"陇道刻骐驎","陇道"即墓道,"骐驎"为祥瑞之兽,形象地描绘了墓前的雕刻,显示了对亡者的尊崇。

最后两句"西望缘缨泪,曾无幕府宾",表达了诗人站在西边遥望墓地时的悲痛之情,惋惜再无幕僚宾客能如吴资政般才德并重。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体现了梅尧臣对故人的缅怀和敬仰。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东台

迢迢云水涉峰峦,渐觉天低宇宙宽。

东北分明睹大海,西南咫尺望长安。

圆光化现珠千颗,耸日初升火一团。

风雨每从岩下起,那罗洞里有龙蟠。

(0)

拟田园乐·其一

买田何须近郭,作屋却要依山。

青松共我终始,白鸟随人往还。

(0)

侍皇太子宴始平王诗

亹亹圣胤,继明重体。乐此棠棣,其甘如荠。

我有嘉宴,以洽百礼。煌煌同族,蔼蔼王僚。

惟中惟外,如琼如瑶。湛湛朝云,德靡不覆。

玄黄所缀,文成彩绣。政以神和,乐以安奏。

一人有庆,万邦是佑。

(0)

浪淘沙.七月初六日感旧作

眉月泻秋光。影落银塘。芙蓉空自断人肠。

那有藕丝牵到底,开后都忘。黯淡旧红裳。

梦杳烟茫。阿谁此日记壶觞。

独有闲鸥怜故水,冷处思量。

(0)

登华山

太华峙西方,倚天如插刀。

闪烁铁花冷,惨淡阴风号。

云雷莽回护,仙掌时动摇。

流泉鸣青天,乱走三千条。

我来蹑芒蹻,逸气不敢骄。

绝壁纳双踵,白云埋半腰。

忽然身入井,忽然影坠巢。

天路望已绝,云栈断复交。

惊魂飘落叶,定志委铁镣。

闭目谢人世,伸手探斗杓。

屡见前峰俯,愈知后历高。

白日死厓上,黄河生树梢。

自笑亡命贼,不如升木猱。

仍复自崖返,不敢向顶招。

归来如再生,两眼青寥寥。

(0)

行不得也哥哥

行不得也哥哥,十八滩头乱石多。

东去入闽南去广,溪流湍驶岭嵯峨。

行不得也哥哥。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左思 毕沅 刘大櫆 陈继儒 张英 鲜于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