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登华山》
《登华山》全文
清 / 袁枚   形式: 古风

太华峙西方,倚天如插刀。

闪烁铁花冷,惨淡阴风号。

云雷莽回护,仙掌时动摇。

流泉鸣青天,乱走三千条。

我来蹑芒蹻,逸气不敢骄。

绝壁纳双踵,白云埋半腰。

忽然身入井,忽然影坠巢。

天路望已绝,云栈断复交。

惊魂飘落叶,定志委铁镣。

闭目谢人世,伸手探斗杓。

屡见前峰俯,愈知后历高。

白日死厓上,黄河生树梢。

自笑亡命贼,不如升木猱。

仍复自崖返,不敢向顶招。

归来如再生,两眼青寥寥。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袁枚所作的《登华山》,描绘了作者攀登华山的壮丽景色和内心感受。首句“太华峙西方,倚天如插刀”形象地写出华山雄伟挺拔,如同一把插入天空的利剑。接下来的诗句通过“闪烁铁花冷,惨淡阴风号”描绘了山巅的寒冷与阴风呼啸,展现了环境的险峻。

“云雷莽回护,仙掌时动摇”运用比喻,将云雾比作回护的云雷,仙掌则象征山峰,形象生动。诗人继续描述听到的流水声,“流泉鸣青天,乱走三千条”,给人以空旷深远之感。

在登山过程中,诗人“蹑芒蹻”轻盈前行,但内心却“不敢骄”,表现出敬畏之情。随着海拔升高,他体验到“绝壁纳双踵,白云埋半腰”的奇异景象,甚至有如“忽然身入井,忽然影坠巢”的幻觉。

在艰难的攀登中,诗人意识到“天路望已绝,云栈断复交”,内心惊魂不定,但仍坚定信念。他以“惊魂飘落叶,定志委铁镣”表达决心,即使身处险境,也绝不放弃。最后,诗人感慨“白日死厓上,黄河生树梢”,认识到人生的无常和自然的伟大。

在攀登的终点,诗人自嘲为“亡命贼”,不如猴子轻松攀援,但还是选择返回,表示对生命的尊重。最后,他以“归来如再生,两眼青寥寥”收尾,表达了重获新生的喜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总的来说,袁枚的《登华山》是一首描绘登山过程中的心境变化和自然景观的佳作,既有壮丽的景色描绘,又有深沉的人生哲理。

作者介绍
袁枚

袁枚
朝代:清   字:子才   号:简斋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生辰:1716-1797

袁枚(1716年3月25日-1798年1月3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浙江慈溪。清朝乾嘉时期代表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和美食家。乾隆四年(1739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
猜你喜欢

秋村十二咏·其十一履霜

晓霜漙露草,缓步一沉吟。

知有坚冰至,难为迟暮心。

板桥微见迹,红树不成阴。

白足归来晚,青山何处寻。

(0)

八影·其三莲影

一片横塘月,芙蓉镜里看。

参差栖鹭迹,掩映钓鱼竿。

叶覆青油幕,花擎白玉盘。

涉江归去晚,北斗正阑干。

(0)

秋日喜黎寅仲张静山谢胤伊谢振万诸公过宿雷峰

何人乘兴远相寻,山寺披云话古今。

观世独怜当日事,神交犹忆十年心。

鸿过碧落风生座,鹤宿松梢月在林。

却喜群贤同雅集,夜深凭槛一长吟。

(0)

冬日山居

雪霁千峰白,寒光照草堂。

围炉烧榾柮,背日补衣裳。

境寂心逾澹,情枯道亦忘。

柴门终日掩,无事但焚香。

(0)

赠识庸师

远公栖隐杜柴扃,云木森森背古城。

居士少过谁结社,祖庭长住独持经。

磬声断续月光上,木榻幽深佛火明。

客邸逢君知旧识,一闻高论便心倾。

(0)

过戎墟七寺贻非身耆宿

晚泊苍梧春雨晴,晓过七寺水云清。

门环空翠饶山色,社集群英不世情。

法运岂应长寂寞,真风原可远流行。

随缘隐显前贤事,珍重岩阿道易成。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