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人乘兴远相寻,山寺披云话古今。
观世独怜当日事,神交犹忆十年心。
鸿过碧落风生座,鹤宿松梢月在林。
却喜群贤同雅集,夜深凭槛一长吟。
何人乘兴远相寻,山寺披云话古今。
观世独怜当日事,神交犹忆十年心。
鸿过碧落风生座,鹤宿松梢月在林。
却喜群贤同雅集,夜深凭槛一长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释古电在秋日里与友人相聚于雷峰塔下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文人雅趣和自然之美的意境。
首联“何人乘兴远相寻,山寺披云话古今”,开篇即以问句引出,仿佛是诗人对友人的邀请,又似友人对诗人的回应,共同踏上了寻访山寺的旅程。他们穿越云雾,来到古寺,借着交谈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体现了文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和对知识的渴望。
颔联“观世独怜当日事,神交犹忆十年心”,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感叹于世间的变化,但内心深处仍珍藏着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这不仅是对过往友情的怀念,也是对真挚情感的颂扬,即使时间流逝,那份心灵的交流和理解依然深刻。
颈联“鸿过碧落风生座,鹤宿松梢月在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大雁飞过碧蓝的天空,带来一阵清风,白鹤栖息在松树梢头,月光洒在树林间。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之美,也寓意着诗人与友人间心灵的契合与共鸣。
尾联“却喜群贤同雅集,夜深凭槛一长吟”,表达了诗人对这次聚会的喜悦之情。在深夜,众人聚集,倚靠栏杆,一同吟诗作赋,享受着文学与友谊带来的乐趣。这一场景既是对友情的赞美,也是对文人雅集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和对友情的深情表达,展现了明代文人雅士的生活情趣和精神追求,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和人文关怀。
杨枝巧作腰支弱,不分小桃红入萼。
风光向人但妩媚,客子那知行路恶。
短篷荡漾晴波里,取次茶深酒薄薄。
所思故人殊未来,悲风为我生绝壑。
尘沙隔年不相见,结邻空记他时约。
相看一字不寄将,剩有新知岂云乐。
眼前俗士败意耳,忆君岁岁空牢落。
炯炯眉目端可思,月照西廊暮云廓。
旧诗新读更精神,雪里招回未到春。
俗眼骤惊银可粉,天心忍用玉如尘。
漫空柳絮千家到,转眼梅花一夜新。
物象区区劳比拟,申严诗令负前人。
死到先生世道衰,忍弹双泪看铭碑。
动随天去心无愧,视得官轻事敢为。
他日史书廉太守,四方人哭老宗师。
不知精爽归何处,定在梅花自在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