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远孤村北,还过邃壑南。
云峰腾峻岭,天影浸空潭。
入世情何淡,看山性颇贪。
几时沾薄俸,归去觅烟岚。
已远孤村北,还过邃壑南。
云峰腾峻岭,天影浸空潭。
入世情何淡,看山性颇贪。
几时沾薄俸,归去觅烟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幽深山谷中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哲思之深。
首联“已远孤村北,还过邃壑南”,开篇即展现出诗人行进的路线,远离了村庄,深入幽谷,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氛围。孤村北,邃壑南,一静一动,一远一近,对比鲜明,既展现了地理环境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
颔联“云峰腾峻岭,天影浸空潭”进一步描绘了山谷中的景象。云雾缭绕的山峰仿佛在峻岭上跳跃,天边的倒影则沉入了幽深的水潭之中。这两句通过动态与静态的结合,以及天空与大地的映照,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与和谐,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宇宙秩序的感悟。
颈联“入世情何淡,看山性颇贪”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在经历了繁华与喧嚣之后,诗人感到内心对自然的渴望更加深厚,对山林的热爱似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这种情感的转变,反映了诗人对精神世界的追求,以及对物质世界的一种超越。
尾联“几时沾薄俸,归去觅烟岚”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他期待着有一天能够脱离世俗的束缚,获得微薄的俸禄后,回到山林中寻找那缥缈的云雾与山岚,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这一愿望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也流露出他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揭示,展现了清末文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具有浓郁的个人情感色彩和时代特色。
芦之水,不容舠。炎夏仲月,火云熇熇。
我行无期,仆夫告劳。虽劳矣,我心则敖。
芦之水,不容苇。炎夏仲月,火云旆旆。
我行无极,仆夫告瘁。虽瘁矣,我心则惠。
奉命徂征,适彼王郊。王郊无毛,室家嗷嗷。
仆夫之劳,犹可敖也。室家嗷嗷,不可敖也。
奉命徂征,适彼王遂。王遂如燬,饥人如猬。
仆夫之瘁,犹可惠也。饥人如猬,不可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