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歌声唱霸图空,生许相从死亦从。
血溅鸟江原上草,花开犹带泪痕重。
楚歌声唱霸图空,生许相从死亦从。
血溅鸟江原上草,花开犹带泪痕重。
这首诗以“虞美人花”为题,作者刘祖满在明代创作,通过虞美人花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历史人物虞姬的深切缅怀与哀思。
首句“楚歌声唱霸图空”,借用了项羽兵败垓下时,士兵们唱起楚歌的情景,象征着英雄末路,霸业成空。这里的“楚歌”不仅指音乐,更暗含了历史的终结与英雄的陨落。
次句“生许相从死亦从”,直接引用了《史记·项羽本纪》中关于虞姬与项羽生死相随的故事,展现了两人之间深情厚谊,即便是在生命的尽头,也愿意彼此相伴。
“血溅鸟江原上草”,描绘了虞姬自刎后,鲜血洒落在江边草地上的情景,既是对她英勇决绝行为的描写,也是对战争残酷性的隐喻。这句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渲染,增强了悲剧氛围,使读者仿佛能感受到那份凄凉与悲壮。
最后一句“花开犹带泪痕重”,以花喻人,将虞姬的形象与自然界的花朵联系起来。即使在死亡之后,虞姬的“泪痕”(即她的精神与情感)依然在花上显现,暗示着她的形象和故事将永远被人们铭记。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诗人对虞姬及其故事的深深感慨,以及对历史中那些英勇牺牲者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虞美人花的描绘,巧妙地融合了历史典故与自然景象,既展现了虞姬与项羽之间的深情厚谊,又蕴含了对历史悲剧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英雄主义精神的颂扬。
渐稠红飞尽,早秾绿、遍林梢。
正池馆轻寒,杨花飘絮,草色萦袍。
天香夜浮院宇,看亭亭、雨槛渍春膏。
趁取芳时胜赏,莫将年少轻抛。鞭鞘。驱放马蹄高。
世事一秋毫。便飞书倥偬,运筹闲暇,何害推敲。
花前效颦著句,悄干镆、侧畔奏铅刀。
何日重携樽酒,浮瓯细剪香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