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藕丝观音赞》
《藕丝观音赞》全文
宋 / 释心月   形式: 赞  押[支]韵

顶戴阿弥,不假花冠之累累。

肩披藕丝,不必璎珞之垂垂。孤然不倚,俨然若思。

我于一十九类三十二应身中次第观之,而无如是抱膝安闲大自在之风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ǒuguānyīnzàn
sòng / shìxīnyuè

dǐngdàiājiǎhuāguānzhīlèilèi

jiānǒuyīngluòzhīchuíchuí

rányǎnránruò

shíjiǔlèisānshíèryìngshēnzhōngguānzhīérshìbàoānxiánzàizhīfēnggu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心月所作的《藕丝观音赞》,以独特的视角和语言描绘了观音菩萨的形象。"顶戴阿弥"象征观音智慧无边,"不假花冠之累累"强调其内在的清净与超然,无需外在华丽装饰。"肩披藕丝"暗示其慈悲如水,"不必璎珞之垂垂"则表达其自然而不做作的仪态。

"孤然不倚,俨然若思"描绘观音独立而深思的形象,展现出她的沉静与智慧。诗人通过"一十九类三十二应身",强调观音能适应各种化身,但在这众多形象中,最令他欣赏的是观音那"抱膝安闲大自在"的风范,这体现了观音的自在与平和。

整首诗以简洁的词句,赞美了观音菩萨的内在品质和外在风度,表达了作者对观音的崇敬和领悟。

作者介绍

释心月
朝代:宋

释心月(?~一二五四),字石溪,号佛海,俗姓王,眉山(今属四川)人。历住建康府报恩寺,能仁寺。理宗嘉熙二年(一二三八),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淳祐六年(一二四六),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十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宝祐二年卒。为掩室禅师法嗣。有《石溪心月禅师语录》三卷、《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一卷,收入《续藏经》。
猜你喜欢

金明池

不断蝉声,无拘蝶梦,相约看花韦杜。

停车访、荒庄乔木,下马叩、芜围尺五。

对虚亭、半亩莲塘,似在野、遗贤幽居遐举。

有列坐名嫒,初逢秀士,把钓三家儿女。

遂踏危桥寻古路。共指点西山,烟峦清楚。

感人世、流光迅羽,且对酒、狂歌醉舞。

记盍簪、高会城南,尽公子王孙,良朋仙侣。

看树杪斜阳,重城欲闭,冠盖相望归去。

(0)

齐天乐三首·其二

芳心不解连环结,三芽五芽相绾。

缭乱情根,缠绵别绪,犹怨红泥松软。秋云一剪。

忆旧雨尘沙,同岑苔藓。

瘦叶离披,晚来亲自带香铲。

阿娇金屋乍贮,几丛幽露滴,苏小啼眼。

花褪朱丝,魂销绿萼,汝盎宣盆栽满。来春天暧。

向涂壁妆楼,画栏池馆。碧玉新抽,妙香闻冉冉。

(0)

鹧鸪天二十二首·其十九

雨后葵花似淡金,道装宜浅不宜深。

百年几度题佳句,万物同怀向日心。

真面目,寸光阴。一回头顷去来今。

满墀秋色谁宾主,相伴黄冠有玉簪。

(0)

琴调相思引

不为横陈忆小怜,夜窗风细月如弦。

拟添银叶、安稳耐孤眠。

百尺游丝牵别绪,一痕蛾绿淡秋烟。

近来心事、都在药栏边。

(0)

调笑令

芳草。芳草。剪剪丛丛未了。

夕阳几处分明,嫩绿才经雨晴。晴雨。晴雨。

前度送君南浦。

(0)

八声甘州三首·其一

听萧萧、木叶打窗频。门掩画溪滨。

拟闲居赋就,荷衣欲换,湘帙休陈。

莫怨峨眉谣诼,薄福亦前因。

太息平生事,回首酸辛。

又见春风得意,数当年题柱,输与何人。

指杯中醽醁,一笑且沾唇。

疏篱外、冷香萦梦,对黄花、依旧苦吟身。

谁相问,少年张绪,零落风尘。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陈寿 惠洪 阮瑀 赵彦昭 郭苍 瞿式耜 李义府 萧悫 蔡确 长孙无忌 周济 阮逸女 谈迁 李密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