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定上座桥上立有座主问如何是禅河深处须穷底》
《定上座桥上立有座主问如何是禅河深处须穷底》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古风

辨金要识鍮,觅髓须打骨。

平地激风波,禅河没窠窟。

党理亦党亲,成家又成国。拗拗硗硗,突突兀兀。

无限傍人,眼睛凸出。

(0)
鉴赏

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探讨了禅学与人生哲理。开篇“辨金要识鍮,觅髓须打骨”运用比喻手法,说明在追求真理或理解事物本质时,需要深入剖析,去伪存真。接着“平地激风波,禅河没窠窟”描绘了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实则暗流涌动,禅学的深奥之处难以轻易触及。

“党理亦党亲,成家又成国”则揭示了社会关系中的复杂性,无论是家庭还是国家,都充满了利益与情感的交织。接下来的“拗拗硗硗,突突兀兀”描述了现实世界的不平坦和挑战,强调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最后,“无限傍人,眼睛凸出”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与反思,暗示人们在追求真理或理解世界时,应当保持警觉和好奇心,不断探索未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表达,引导读者思考生活与禅学的深层含义,鼓励人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探索和自我反省。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题澄碧轩·其三

江湖襟带自天开,日夜风涛滚滚来。

看到水天同一色,料应无处著纤埃。

(0)

出江·其一

扬子江头春雾消,南风吹上午时潮。

白头思家正无赖,隔水桃花人面娇。

(0)

过陆龟蒙书院

太湖水落秋冥冥,七十二峰相送迎。

扁舟远访天随子,日落荒祠枫叶青。

(0)

谢何徵君惠麻鞋

仙人昔上蓬莱宫,十年蹋遍京尘红。

仙人今归东海曲,麻鞋但遗双白足。

白足麻鞋白似霜,紫苔犹带落花香。

世人不识飞凫舄,千里烦君远寄将。

昨向沧洲拾瑶草,雨过沙乾著来好。

此中不是若耶溪,布袜何愁杜陵老。

知君已谢鹓鹭班,寻真来访白云间。

旧时猿鹤应相识,好在南山与北山。

(0)

送黄鍊师还天台

吾闻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中有玉平之洞天。

丹霞赤日照林壑,此地往往多神仙。

神仙中人不易得,黄公之孙有仙骨。

放浪江湖四十年,春风落尽柳花碧。

海边楼观临蓬莱,何年飞舄从东来。

丝纶五色诏遗逸,手把芙蓉朝玉台。

昔我题诗过方丈,令我临风倍惆怅。

不见辽东一鹤归,步虚声落青天上。

我有一掬泪,不洒三十春。

但哭市井交,何曾哭仙人。

我知仙人长不死,昼夜循环亦如此。

(0)

送人归省还京

朝望南山云,夕望北山云。

游子在远道,时时思见亲。

忆昔别家时,父母年未老。

儿著五色衣,上堂颜色好。

东市买白苧,西市买乌纱。

白苧制宽袍,乌纱簪好花。

三年游太学,读易司成馆。

春晖一何长,草心一何短。

阳城弟子有何蕃,优诏特许儿南还。

堂前灵鹊频报喜,飞傍宜男花树间。

父母闻儿归,黄色浮双眉。

大兄闻弟归,出郭身欲飞。

小弟见兄归,持觞细割黄金鸡。

入门快意无不足,城中少年徒碌碌。

大江水落秋风生,儿留三月还复行。

九天阊阖五云近,张帆上拂牵牛星。

万方冠冕朝玉京,老眼复见黄河清。

黄河清,四海一。愿保千金躯,比之双白璧。

(0)
诗词分类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诗人
乔行简 董士锡 太白山神 李璟 陈季同 周晋 严忠济 田游岩 王象春 郏亶 崔元略 滕珦 王嫱 梁焘 都穆 温峤 班婕妤 陈时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