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金要识鍮,觅髓须打骨。
平地激风波,禅河没窠窟。
党理亦党亲,成家又成国。拗拗硗硗,突突兀兀。
无限傍人,眼睛凸出。
辨金要识鍮,觅髓须打骨。
平地激风波,禅河没窠窟。
党理亦党亲,成家又成国。拗拗硗硗,突突兀兀。
无限傍人,眼睛凸出。
这首诗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探讨了禅学与人生哲理。开篇“辨金要识鍮,觅髓须打骨”运用比喻手法,说明在追求真理或理解事物本质时,需要深入剖析,去伪存真。接着“平地激风波,禅河没窠窟”描绘了在日常生活中,看似平静的表面下,实则暗流涌动,禅学的深奥之处难以轻易触及。
“党理亦党亲,成家又成国”则揭示了社会关系中的复杂性,无论是家庭还是国家,都充满了利益与情感的交织。接下来的“拗拗硗硗,突突兀兀”描述了现实世界的不平坦和挑战,强调了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
最后,“无限傍人,眼睛凸出”表达了对周围环境的观察与反思,暗示人们在追求真理或理解世界时,应当保持警觉和好奇心,不断探索未知。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表达,引导读者思考生活与禅学的深层含义,鼓励人们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清醒的头脑,勇于探索和自我反省。
仙人昔上蓬莱宫,十年蹋遍京尘红。
仙人今归东海曲,麻鞋但遗双白足。
白足麻鞋白似霜,紫苔犹带落花香。
世人不识飞凫舄,千里烦君远寄将。
昨向沧洲拾瑶草,雨过沙乾著来好。
此中不是若耶溪,布袜何愁杜陵老。
知君已谢鹓鹭班,寻真来访白云间。
旧时猿鹤应相识,好在南山与北山。
吾闻天台山高四万八千丈,中有玉平之洞天。
丹霞赤日照林壑,此地往往多神仙。
神仙中人不易得,黄公之孙有仙骨。
放浪江湖四十年,春风落尽柳花碧。
海边楼观临蓬莱,何年飞舄从东来。
丝纶五色诏遗逸,手把芙蓉朝玉台。
昔我题诗过方丈,令我临风倍惆怅。
不见辽东一鹤归,步虚声落青天上。
我有一掬泪,不洒三十春。
但哭市井交,何曾哭仙人。
我知仙人长不死,昼夜循环亦如此。
朝望南山云,夕望北山云。
游子在远道,时时思见亲。
忆昔别家时,父母年未老。
儿著五色衣,上堂颜色好。
东市买白苧,西市买乌纱。
白苧制宽袍,乌纱簪好花。
三年游太学,读易司成馆。
春晖一何长,草心一何短。
阳城弟子有何蕃,优诏特许儿南还。
堂前灵鹊频报喜,飞傍宜男花树间。
父母闻儿归,黄色浮双眉。
大兄闻弟归,出郭身欲飞。
小弟见兄归,持觞细割黄金鸡。
入门快意无不足,城中少年徒碌碌。
大江水落秋风生,儿留三月还复行。
九天阊阖五云近,张帆上拂牵牛星。
万方冠冕朝玉京,老眼复见黄河清。
黄河清,四海一。愿保千金躯,比之双白璧。
《送人归省还京》【明·胡奎】朝望南山云,夕望北山云。游子在远道,时时思见亲。忆昔别家时,父母年未老。儿著五色衣,上堂颜色好。东市买白苧,西市买乌纱。白苧制宽袍,乌纱簪好花。三年游太学,读易司成馆。春晖一何长,草心一何短。阳城弟子有何蕃,优诏特许儿南还。堂前灵鹊频报喜,飞傍宜男花树间。父母闻儿归,黄色浮双眉。大兄闻弟归,出郭身欲飞。小弟见兄归,持觞细割黄金鸡。入门快意无不足,城中少年徒碌碌。大江水落秋风生,儿留三月还复行。九天阊阖五云近,张帆上拂牵牛星。万方冠冕朝玉京,老眼复见黄河清。黄河清,四海一。愿保千金躯,比之双白璧。
https://shici.929r.com/shici/RunIrVwX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