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蝉声,无拘蝶梦,相约看花韦杜。
停车访、荒庄乔木,下马叩、芜围尺五。
对虚亭、半亩莲塘,似在野、遗贤幽居遐举。
有列坐名嫒,初逢秀士,把钓三家儿女。
遂踏危桥寻古路。共指点西山,烟峦清楚。
感人世、流光迅羽,且对酒、狂歌醉舞。
记盍簪、高会城南,尽公子王孙,良朋仙侣。
看树杪斜阳,重城欲闭,冠盖相望归去。
不断蝉声,无拘蝶梦,相约看花韦杜。
停车访、荒庄乔木,下马叩、芜围尺五。
对虚亭、半亩莲塘,似在野、遗贤幽居遐举。
有列坐名嫒,初逢秀士,把钓三家儿女。
遂踏危桥寻古路。共指点西山,烟峦清楚。
感人世、流光迅羽,且对酒、狂歌醉舞。
记盍簪、高会城南,尽公子王孙,良朋仙侣。
看树杪斜阳,重城欲闭,冠盖相望归去。
这首《金明池》是清代奕绘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夏日郊游图景。开篇以蝉鸣和蝴蝶梦为引子,营造出一种悠闲自在的氛围,随后诗人驾车探访荒废的村庄,与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到历史的沉淀与时间的流逝。
“停车访、荒庄乔木,下马叩、芜围尺五。”这两句通过动态的场景转换,展现了诗人深入探索的旅程,同时也暗示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对虚亭、半亩莲塘,似在野、遗贤幽居遐举。”描绘了一处静谧的水边亭台,映衬着莲塘的美景,仿佛是古代贤者的隐居之所,充满了超脱尘世的意境。
“有列坐名嫒,初逢秀士,把钓三家儿女。”这一段则转向了人物的描写,展现了不同身份的人物在此相遇,既有名媛淑女,也有才情出众的青年,以及家庭中的孩子,共同享受着这份宁静与和谐。通过这些人物的互动,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样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之中。
“遂踏危桥寻古路。共指点西山,烟峦清楚。”诗人继续前行,穿过一座摇摇欲坠的桥梁,探寻古老的路径,沿途与友人一同欣赏远处西山的烟云缭绕,景色清晰可见。这一段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感人世、流光迅羽,且对酒、狂歌醉舞。”表达了对世间短暂而宝贵时光的感慨,以及与友人共享美酒、放歌畅饮的欢乐场景。这不仅是对友情的颂扬,也是对生活态度的一种表达——在有限的时间里尽情享受,不畏世俗的束缚,追求内心的自由与快乐。
“记盍簪、高会城南,尽公子王孙,良朋仙侣。”诗人回忆起在城南举行的盛大聚会,众多贵族子弟与知心好友欢聚一堂,共享盛宴。这一场景不仅体现了社会阶层间的交流与融合,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看树杪斜阳,重城欲闭,冠盖相望归去。”最后,诗人以夕阳西下、城市即将关门的画面结束,寓意着一天的结束,但内心却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与期待,预示着明天又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的夏日郊游画卷,展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