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赞达磨》
《赞达磨》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神光的的见聱讹,面壁喃喃语更多。

不是梁王先勘破,脱身归去奈渠何。

(0)
鉴赏

这首诗《赞达磨》由宋代诗人释守卓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达摩大师面壁静修的情景,以及其智慧与坚定的修行精神。

首句“神光的的见聱讹”,以“神光”象征达摩大师的智慧之光,而“的的”形容光芒明亮,暗示达摩大师的智慧如同耀眼的光芒,穿透了世俗的杂乱与困惑。“聱讹”则指言语中的歧义或难以理解之处,这里用来比喻世间纷繁复杂的道理和哲理。整句表达出达摩大师以其智慧之光,洞察并解开了世间的种种疑惑。

次句“面壁喃喃语更多”,描述了达摩大师面壁而坐,口中喃喃自语的情景。这里的“更多”并非实指话语的数量,而是强调达摩大师在静默中思考、领悟的深度和广度,他的内心世界充满了对真理的探索和追求。

第三句“不是梁王先勘破”,借用了历史典故,暗指达摩大师的智慧和成就超越了当时的梁王,即达摩大师的智慧和修行达到了一个极高的境界,远非当时世俗之人所能理解和达到的。

最后一句“脱身归去奈渠何”,表达了达摩大师最终选择离开尘世,回到更广阔的精神世界,而世人对此却无能为力,无法跟随大师的脚步。这既是对达摩大师超凡脱俗的修行之路的赞美,也是对其孤独与牺牲精神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达摩大师修行情景的描绘,展现了其深邃的智慧、坚定的意志以及对真理不懈追求的精神,同时也表达了对大师孤独修行生活的深切同情和敬仰。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泰逮内渡抵惠安县·其一

五年鲛窟横戈厌,十日鲸波挂席平。

忽见风吹青麦陇,始知海内又清明。

(0)

由石门过圭柔山道中口号

历过峰峦又水濆,冈田万顷一溪分。

几多黄鸟栖红树,无数青山隐白云。

诗思剧怜秋色晚,客途常怯夕阳曛。

马蹄踏遍嵚?路,林外西风牧笛闻。

(0)

初晴,祭扫青草湖有感,归成四律以写哀衷·其一

一别音客两渺茫,不归西土定仙乡。

生前枉绾同心结,死后难寻入梦香。

石冢寒蛩迷乱草,墓门啼鹧苦哀杨。

归来笑语人何在,寂寞灯前意转伤。

(0)

春郊即景·其二

红塍十里尽平坡,绿树青山野趣多。

行过村南与村北,好风处处送秧歌。

(0)

厅幕张君秋汀观潜园山水册索昼未果,爱慕心殷,常形齿颊。赋诗感赠

错爱如君愧不胜,通灵有笔遣閒凭。

原非米石承称赏,若寄桓厨必化腾。

巨眼一双殊阮籍,置身百尺拟陈登。

殷殷雅谊常铭感,此债思偿恐未能。

(0)

九日偕叶松潭广文、陈性初茂才土地公坑登高即事·其三

回首儿时一刹那,雪泥鸿爪渐消磨。

构亭亲友今何在,独对西风起浩歌。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子有 仲弓 伯牛 闵子 蔡文姬 孟子 孔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