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水猿溪古,孤峰石耳悬。
慈悲开一径,智慧出双泉。
大士车乘鹿,幽人社结莲。
欲知今邂逅,犹是昔因缘。
远水猿溪古,孤峰石耳悬。
慈悲开一径,智慧出双泉。
大士车乘鹿,幽人社结莲。
欲知今邂逅,犹是昔因缘。
这首诗描绘了圆通寺的清幽与禅意。首联“远水猿溪古,孤峰石耳悬”以山水起兴,远水之静谧,古溪之悠长,与孤峰上悬挂的石耳相映成趣,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氛围。颔联“慈悲开一径,智慧出双泉”则直接点明了寺庙的修行之道,慈悲与智慧并重,象征着佛法的深邃与广博。颈联“大士车乘鹿,幽人社结莲”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大士乘坐鹿车,象征着佛法的轻盈与自在;而幽人社会结莲花,则寓意着修行者内心的纯净与高洁。尾联“欲知今邂逅,犹是昔因缘”表达了对当下相遇的感慨,无论今昔,每一次的相遇都蕴含着前世的缘分,强调了因果循环的哲学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佛教元素的融合,展现了圆通寺的独特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艳福如斯也!记年华,同年二百,君其少者。
刚是凤池骞翥后,又结鸳鸯香社。
看此去雕鞍宝马。
袍是烂银裳是锦,算美人名士真同嫁。
好花样,互相借。淋漓史笔珊瑚架。
说催妆,新诗绮语,凡人传写,才子风流涂抹惯,莫把眉痕轻画。
当记取初三月夜。
欲问大罗天上事,恐小姑群婢同惊讶。
属郎语,声须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