曰山何必高,要在出云雨。
昭亭非峻峰,雄雄若蹲虎。
旱岁一来祠,霈然随沥酤。
有草牧尔牛,有薪资尔斧。
有溪出其阴,有潭在其坞。
兽则獾与貉,鱼则鲂与鱮。
山雏水羽声,下上相杂伍。
呼名如谦恭,号叫若怒侮。
崖竹或节疏,岭松或复腐。
巨蜂结层房,养子窟深土。
何事山中人,采以为市贾。
其容固已多,其忍吾未取。
曰山何必高,要在出云雨。
昭亭非峻峰,雄雄若蹲虎。
旱岁一来祠,霈然随沥酤。
有草牧尔牛,有薪资尔斧。
有溪出其阴,有潭在其坞。
兽则獾与貉,鱼则鲂与鱮。
山雏水羽声,下上相杂伍。
呼名如谦恭,号叫若怒侮。
崖竹或节疏,岭松或复腐。
巨蜂结层房,养子窟深土。
何事山中人,采以为市贾。
其容固已多,其忍吾未取。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昭亭山》,他以质朴的语言描绘了昭亭山的自然风貌和生态环境。首句“曰山何必高,要在出云雨”强调山的高度并非决定其价值,关键在于它能孕育云雾和雨水。接下来的诗句通过比喻,如“昭亭非峻峰,雄雄若蹲虎”,形象地刻画了昭亭山的威猛姿态。
诗中描述了人们在干旱年份会前来祭祀祈雨,山中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可供放牧的草地、可供砍柴的树木,还有溪流、潭水以及各种野生动物和鱼类。这些元素共同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的画面。诗人还提到了山中的昆虫和植物,如崖竹和岭松,以及蜜蜂筑巢的情景。
然而,诗人对山中人将这些自然资源开采贩卖的行为表达了疑问和批评,“何事山中人,采以为市贾”。他认为,山的丰富不应被贪婪所驱使,其内在的美和慷慨应当被尊重和珍惜,而不是仅仅作为交易的对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昭亭山的描绘,寓言般地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期待,以及对过度开发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