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七言·其四十八》
《七言·其四十八》全文
唐 / 吕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天生不散自然心,成败从来古与今。

得路应知能出世,迷途终是任埋沈。

身边至药堪攻炼,物外丹砂且细寻。

咫尺洞房仙景在,莫随波浪没光阴。

(0)
注释
天生:指人的天性。
不散:不变。
自然心:自然而然的心态。
得路:找到正确道路。
出世:超脱世俗。
迷途:迷失方向。
身边至药:身边的珍贵药材。
攻炼:修炼提升。
物外丹砂:外界的灵丹妙药。
细寻:细致寻找。
洞房:隐秘的仙境。
仙景:神仙居住的地方。
波浪:比喻世俗的潮流。
没光阴:虚度光阴。
翻译
人的本性自始至终都是自然的,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古今皆然。
如果找到了正确的道路,就应该明白能超脱世俗;迷失时,终究会沉沦。
身边的珍贵药材值得我们修炼提升,寻找外界的灵丹妙药也要细致探寻。
近在咫尺的仙境就在眼前,不要随波逐流,虚度光阴。
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修炼内丹的道家诗歌,充满了深厚的哲理和超脱尘世的情怀。

"天生不散自然心,成败从来古与今。" 这两句表达了一种顺应自然、超越功名利禄的心态,主张保持一颗平常心去面对世事的变迁和个人的得失。

"得路应知能出世,迷途终是任埋沈。" 这两句则强调了修炼的重要性,只有找到正确的修炼之道,才能超脱尘世的羁绊;反之,如果迷失方向,最终只能沉沦于红尘之中。

"身边至药堪攻炼,物外丹砂且细寻。"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对内丹修炼的执着追求,将身边可用的材料比喻为灵药,通过不断地炼制和探索,以期达到精神与肉体的双重脱胎换骨。

"咫尺洞房仙景在,莫随波浪没光阴。" 最后两句则是对修炼成果的一种憧憬,诗人希望能够进入一个清净无为、如同仙境般的状态,不再被世间的诱惑所迷惑,保持自己的光明。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立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修炼与超脱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展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作者介绍
吕岩

吕岩
朝代:唐   号:纯阳子   籍贯:自称回道

吕岩,也叫做吕洞宾。唐末、五代著名道士。名喦,号纯阳子,自称回道人。世称吕祖或纯阳祖师,为民间神话故事八仙之一。较早的宋代记载,称他为“关中逸人”或“关右人”,元代以后比较一致的说法,则为河中府蒲坂县永乐镇(今属山西芮城)人,或称世传为东平(治在今山东东平)人。 
猜你喜欢

宫词次邵汝学韵八首·其二

尽日深宫不卷帘,玉颜何用斗春妍。

君王剩有关睢化,枉费长门买赋钱。

(0)

玉屏山在蔚州西北六十里,金李纨甫自号玉屏山主

骑马玉屏山下过,万松交翠鸟争呼。

石桥水洞今犹在,借问主人还有无。

(0)

新喻道中二首·其一

客路心长倦,乡园思忍抛。

暝鸦栖木末,晴雨落松稍。

冈古无龙卧,泉清是虎跑。

宦涂成底事,只合粤山巢。

(0)

雩都道中遣怀四首·其四

终日驾危楫,何年脱畏涂。

洁身固无义,恋禄亦非夫。

水缩沙堆出,山寒石发枯。

掩蓬坐深夜,灯影照羁孤。

(0)

送内弟蒋时雍南归四首·其三

瓜葛情逾密,江山兴更佳。

挑灯通夕话,对酒十年怀。

浅水淹归棹,霜风散宿霾。

壮年霄汉业,叹我老形骸。

(0)

书大同公馆壁

自古平城地,山河百二重。

将军休出塞,胡虏正潜踪。

戍士多艰食,边民亦废农。

轮台须有诏,西北甚疲癃。

(0)
诗词分类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诗人
唐时升 高士奇 阮阅 查慎行 蔡肇 叶小鸾 陈衍 卢祖皋 杨巨源 张玉娘 曹松 张正见 潘阆 杨继盛 赵汝腾 林季仲 陈元光 关汉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