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流绕南岳,绝目转青青。
怀禄未能已,瞻途屡所经。
烟屿宜春望,林猿莫夜听。
永路日多绪,孤舟天复冥。
浮没从此去,嗟嗟劳我形。
湘流绕南岳,绝目转青青。
怀禄未能已,瞻途屡所经。
烟屿宜春望,林猿莫夜听。
永路日多绪,孤舟天复冥。
浮没从此去,嗟嗟劳我形。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湘水流域的南岳山中所见所感。开篇两句“湘流绕南岳,绝目转青青”生动地勾勒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湘江围绕着雄伟的南岳,视线尽头处山色渐渐深沉,呈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孤独。
接着,“怀禄未能已,瞻途屡所经”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不舍和对过往的回忆。这里的“怀禄”可能指的是过去的荣誉或是对某种美好事物的留恋,而“瞻途”则是指诗人沿着熟悉的小路反复游走,表达了他对于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烟屿宜春望,林猿莫夜听”一句,则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风光图。烟雾缭绕之中,山屿在春天更显得宜人乐景;而“林猿莫夜听”则是提醒读者,在夜深人静时,不必去倾听林间猿啼的声音,或许是在暗示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尊重和顺应。
“永路日多绪,孤舟天复冥”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和人生旅途的无常。长路在日光的照射下显得更加漫长,而孤独的小船似乎在广阔苍茫的天地间航行,给人一种深远且迷离的感觉。
最后,“浮没从此去,嗟嗟劳我形”则是诗人对于自己命运的一种感慨。或许是在表达对过往生活状态的反思,也可能是在抒发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这里的“浮没”象征着生命的脆弱和无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独白与情感流转,是一首深具个人情怀和哲理思考的作品。
蓬莱谪居香案吏,此语昔自微之始。
后人慷慨慕前芬,高阁雄名由此起。
一从圮废知几年,栋摧础断埋空山。
遗踪馀址杳何处,惟有竹树荒芜閒。
过者徘徊游者惜,举头不见溪山色。
寂寞无人欲问谁,神仙有景真虚掷。
一兴一弊固有时,主人旌旆来何迟。
下车铓刃得优逸,痛此旧事几凌夷。
呼工萃材若河决,正值西成农隙月。
屹然大厦立层巅,百尺崇基鬼神拔。
虹蜺截空崖险平,一级一级烟云生。
步武陵虚眉睫湿,四面四面屏障迎。
时携宾佐恣吟赏,笙歌辈类文章党。
回眸眩晃相顾笑,莫辨人间与天上。
观风龌龊环翠低,左右罗列如婴儿。
鉴湖浩渺稽岭秀,上下延揖生光辉。
秋日凄清春日媚,冬宜饮雪夏宜醉。
四时风景各一全,须言不是寻常地。
乃知真境未易彰,神物宝护天缄藏。
人谋暗与鬼工合,一日剖露如腾骧。
越王台榭荒凉后,唐相英灵磨灭久。
千岩万壑幽隐处,而今尽入人襟袖。
凭栏黯黯半斜阳,烧烟渔火凝寒光。
此时撇起千里恨,使人凄哽生断肠。
隔帘依依渐明月,酒气浩荡歌声滑。
此时放出百杯欢,使人雍容重击节。
惟公独作蓬莱主,夜拥琴书杂樽俎。
胸中气焰欲干斗,座上辞锋欣捉麈。
嗟余时作蓬莱客,赋咏登临儒者职。
千日徒教混醉醒,七言未解锵金石。
蓬莱本在沧溟中,那知平地别有宫。
方壶圆峤咫尺是,愿乘鹏翼长西东。
满筵谁匪蓬莱宾,阖境尽是蓬莱民。
人人共结蓬莱约,行行醉看蓬莱春。
《蓬莱行》【宋·钱公辅】蓬莱谪居香案吏,此语昔自微之始。后人慷慨慕前芬,高阁雄名由此起。一从圮废知几年,栋摧础断埋空山。遗踪馀址杳何处,惟有竹树荒芜閒。过者徘徊游者惜,举头不见溪山色。寂寞无人欲问谁,神仙有景真虚掷。一兴一弊固有时,主人旌旆来何迟。下车铓刃得优逸,痛此旧事几凌夷。呼工萃材若河决,正值西成农隙月。屹然大厦立层巅,百尺崇基鬼神拔。虹蜺截空崖险平,一级一级烟云生。步武陵虚眉睫湿,四面四面屏障迎。时携宾佐恣吟赏,笙歌辈类文章党。回眸眩晃相顾笑,莫辨人间与天上。观风龌龊环翠低,左右罗列如婴儿。鉴湖浩渺稽岭秀,上下延揖生光辉。秋日凄清春日媚,冬宜饮雪夏宜醉。四时风景各一全,须言不是寻常地。乃知真境未易彰,神物宝护天缄藏。人谋暗与鬼工合,一日剖露如腾骧。越王台榭荒凉后,唐相英灵磨灭久。千岩万壑幽隐处,而今尽入人襟袖。凭栏黯黯半斜阳,烧烟渔火凝寒光。此时撇起千里恨,使人凄哽生断肠。隔帘依依渐明月,酒气浩荡歌声滑。此时放出百杯欢,使人雍容重击节。惟公独作蓬莱主,夜拥琴书杂樽俎。胸中气焰欲干斗,座上辞锋欣捉麈。嗟余时作蓬莱客,赋咏登临儒者职。千日徒教混醉醒,七言未解锵金石。蓬莱本在沧溟中,那知平地别有宫。方壶圆峤咫尺是,愿乘鹏翼长西东。满筵谁匪蓬莱宾,阖境尽是蓬莱民。人人共结蓬莱约,行行醉看蓬莱春。
https://shici.929r.com/shici/ryk9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