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城九日晴偏好,叹秋水、芦花老。
送目登楼云浩渺。
疏林烟霭,夕阳宫阙,数点苍山小。
经年车马东华道。节序匆匆、寒霜早。
遥忆东篱花绽了。
新醪才熟,茱萸同插,一个人儿少。
帝城九日晴偏好,叹秋水、芦花老。
送目登楼云浩渺。
疏林烟霭,夕阳宫阙,数点苍山小。
经年车马东华道。节序匆匆、寒霜早。
遥忆东篱花绽了。
新醪才熟,茱萸同插,一个人儿少。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梁清标的《青玉案·其一》。诗人通过描绘帝都北京重阳节的景象,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孤独心境的感慨。
首句“帝城九日晴偏好”,点出重阳佳节天气晴朗,适合登高赏景。接着,“叹秋水、芦花老”以秋水和老去的芦花象征岁月的流转,流露出淡淡的哀愁。“送目登楼云浩渺”描绘登高远眺的开阔画面,但云雾缭绕又暗示了内心的迷茫。
“疏林烟霭,夕阳宫阙,数点苍山小”描绘了远望中的皇宫和山色,夕阳下的景色虽美,却也显出孤寂。接下来,“经年车马东华道”暗指繁忙的官场生活,时间匆匆而过,寒霜提前到来,显示出诗人对时光易逝的感叹。
最后三句,“遥忆东篱花绽了”借陶渊明的典故,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孤独,“新醪才熟,茱萸同插,一个人儿少”更是直接抒发了节日里无人共度的落寞心情。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世事变迁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忆昔趋庭日,重经避暑园。
壁题馀手泽,孺慕想亲恩。
阅岁阶梧古,丁年书室存。
尘生煮茗具,菌茁玩花轩。
巡狩今方始,杯棬此重扪。
无从窥领腻,莫可展冬温。
永念劬劳至,空惊日月奔。
徘徊瞻碧落,神怆向谁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