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风雨夜,离思渺如年。故人怜寂寞、拨哀弦。
嘈嘈切切,彷佛落珠盘。听到酸心处,起立檐前。
劝君不要重弹。小花深院,那日遇婵娟。
玉纤曾一弄、怨歌传。青衫湿后,余韵咽流泉。
触起愁千叠。灯火凄然。此宵休望能眠。
空山风雨夜,离思渺如年。故人怜寂寞、拨哀弦。
嘈嘈切切,彷佛落珠盘。听到酸心处,起立檐前。
劝君不要重弹。小花深院,那日遇婵娟。
玉纤曾一弄、怨歌传。青衫湿后,余韵咽流泉。
触起愁千叠。灯火凄然。此宵休望能眠。
这首《满路花》由清代诗人王时翔所作,其情感深沉,意境幽远,描绘了深夜雨中的空山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离别思绪与对故人的怀念。
首句“空山风雨夜”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寂静而略显凄凉的环境之中,风雨交加,似乎在诉说着某种难以言喻的哀愁。接着,“离思渺如年”,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思念之情的深邃与绵长,如同漫长的岁月一般无尽。
“故人怜寂寞、拨哀弦”一句,点明了诗中主人公对故人的思念,通过想象故人正在为他弹奏哀伤的琴弦,进一步加深了孤独与思念的情感。接下来的“嘈嘈切切,彷佛落珠盘”描绘了琴声的复杂与美妙,仿佛是雨滴落在盘中的声音,既生动又富有画面感。
“听到酸心处,起立檐前”则表现了听者在琴声中感受到的强烈情感波动,以至于起身站在屋檐下,试图远离这份哀愁,却又无法摆脱。最后,“劝君不要重弹。小花深院,那日遇婵娟”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珍惜,同时也暗示了对未来的忧虑与不安。
“玉纤曾一弄、怨歌传”回溯了与故人共度的美好时光,通过“怨歌”的传唱,强化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而“青衫湿后,余韵咽流泉”则以形象的比喻,展现了情感的深度与持久,如同雨水浸湿衣裳,余音在山泉中回荡,久久不散。
“触起愁千叠。灯火凄然。此宵休望能眠”则是对整夜难眠的描述,灯火昏暗,愁绪重重,似乎预示着一个充满忧郁与孤独的夜晚。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与思念的深刻体验,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
搀枪堕九霄,列缺乱阡陌。
西城若黔庐,东墟已堆甓。
幽栖仅容膝,隐市意自适。
天公不我相,同此编户厄。
平生一丘壑,未信天地窄。
终焉感穷途,万虑集中夕。
载观宇宙内,在在等公宅。
鄙夫六尺躯,俯仰叹逼仄。
炙手事当路,快意已烂额。
野子今兀然,乘除付陈迹。
此身亦何有,而复身外惑。
相逢肯分山,试面九年壁。
霜凝雪冱,正斗标临丑,三阳将近。
万木凋零,群芳消歇,禁苑有梅初盛。
异香似薰沈水,素色端如玉莹。
人尽道,第一番,天遣先占春信。标韵。尤耿耿。
月观水亭,谁解怜疏影。
何逊扬州,拾遗东阁,一见便生清兴。
望林止渴功就,不数夭桃繁杏。
岁寒意,看结成秀子,归调商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