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宇临清旷,宾客日过从。
有时抱幽独,深觉心赏通。
霁月澄清景,微云含水容。
群动喧已寂,众色望俱空。
了与世氛远,豁然心境同。
冥怀信足乐,王事徒劳衷。
何日拂衣去,高攀陶令风。
结宇临清旷,宾客日过从。
有时抱幽独,深觉心赏通。
霁月澄清景,微云含水容。
群动喧已寂,众色望俱空。
了与世氛远,豁然心境同。
冥怀信足乐,王事徒劳衷。
何日拂衣去,高攀陶令风。
此诗《澹虚亭为何明府作》由元末明初诗人陈亮所作,描绘了一位官员在澹虚亭中寄情山水、超脱尘世的心境。
首句“结宇临清旷”点出亭子建于开阔之地,环境清幽。接着“宾客日过从”描绘了主人常有宾客来访的热闹场景,与后文的“幽独”形成对比,展现主人在热闹与孤独间自如切换的生活态度。
“有时抱幽独,深觉心赏通”两句,表达了诗人偶尔独处时的内心感受,虽身处幽静,却能与自然和谐共鸣,心灵得到深刻满足。
“霁月澄清景,微云含水容”描绘了晴朗夜空下的美景,月光如洗,云朵轻柔,水面上映着月影,构成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
“群动喧已寂,众色望俱空”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空灵,万物归于沉寂,色彩也变得淡薄,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
“了与世氛远,豁然心境同”表达了诗人与尘世隔绝的感受,心境变得开阔,与外界形成鲜明对比。
“冥怀信足乐,王事徒劳衷”流露出诗人对官场事务的厌倦,认为追求内心的快乐比官职更重要。
最后,“何日拂衣去,高攀陶令风”表达了诗人渴望像东晋诗人陶渊明那样,远离官场,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的愿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内心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前年除名窜新州,今年除名窜昭州。
我名无实浪自得,坐此人间多怨雠。
恩深天地贷斧钺,除之又除名不留。
虽然未即听逐便,已觉此身民是俦。
裂冠毁冕散车马,幅巾杖屦西南陬。
行者争道舍争席,所向尔汝纷应酬。
洞山有语久弗契,忽然一笑知来由。
我追我随非我患,那用避如韩伯休。
清标藐冰壶,一见涤袢暑。
况乃北窗风,穷辰荐佳语。
郑声正喧天,忽此闻柷敔。
坐令偕生疾,不得砭石去。
我愚虽绝人,志气肯为鼠。
如何城下盟,欣然为君举。
请看时雨来,润泽先柱础。
岂无力使然,默感自难阻。
高堂久悬榻,宝剑已心许。
昨宵共灯光,今作参商处。
秋意入梧桐,滴沥斗东序。
连墙莫至前,念君初逆旅。
蛇影勿狐疑,当思啖齑杵。
桑蓬元四方,事业在伊吕。
匪石讵可转,纷纷任儿女。
但愿早晴明,交臂无龃龉。
更约靖节君,相与富毫楮。
朝昏经史间,端知植禾黍。
他年羊子妻,焉能断机杼。
君席果不分,我知逃尔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