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悬节钺,文武总英高。
客宿归牛女,人流爱凤毛。
三吴元治行,五岭益勋劳。
一代明珠谤,扶风奈尔曹。
东南悬节钺,文武总英高。
客宿归牛女,人流爱凤毛。
三吴元治行,五岭益勋劳。
一代明珠谤,扶风奈尔曹。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屈大均所作的《奉送吴大司马还京》其一。诗中以“东南悬节钺”开篇,形象地描绘了吴大司马在东南地区担任重要职务,手持权力象征的节钺,展现出文武双全、英姿勃发的形象。接下来,“文武总英高”进一步强调了吴大司马的才能与地位。
“客宿归牛女,人流爱凤毛”两句,运用了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以及比喻手法,表达了人们对吴大司马的敬仰和喜爱之情,如同对牛郎织女的崇拜一样。这里的“凤毛”可能指的是吴大司马的杰出才能或家族的显赫声望。
“三吴元治行,五岭益勋劳”则赞扬了吴大司马在治理三吴地区和五岭地区的功绩,表现了他的卓越领导能力和显著政绩。
最后,“一代明珠谤,扶风奈尔曹”两句,可能是在感慨时局动荡,即使如吴大司马这样的人才也难以避免被误解和诽谤,表达了对人才遭遇不公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吴大司马的非凡才能、高尚品德以及在治理国家方面的卓越贡献,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环境的忧虑和对人才命运的感慨。
江城六月凉雨馀,吴郎买舟之鹅湖。
江南酌别酒满壶,酒尽落日青天孤。
如君俊气江海少,奇语惊人天所宝。
春莺乳燕绿窗深,酒醒梦回银烛小。
江东子弟多少年,见君丰采如神仙。
时明刑措日无事,檀板且下鹅湖船。
鹅湖山下秋稻熟,鹅湖山前秋水绿。
五风十雨乐太平,肯使人间有冤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