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观星斗次,分域映璇空。
甲乙裨瀛外,庚辛泰华通。
樗犹蔽芾绿,花任浅深红。
何事谌谋创,无能获国中。
载观星斗次,分域映璇空。
甲乙裨瀛外,庚辛泰华通。
樗犹蔽芾绿,花任浅深红。
何事谌谋创,无能获国中。
这首诗描绘了星空与自然景观的壮丽景象,同时融入了对人事的哲思。开篇“载观星斗次,分域映璇空”,以“载”字引出观星的动态过程,仿佛引领读者一同仰望星空,感受星斗在宇宙中的排列与辉映。接着,“甲乙裨瀛外,庚辛泰华通”,运用了干支纪年法,象征着天地间的秩序与联系,将星象与地理景观相联结,展现出一种宏观而和谐的宇宙观。
“樗犹蔽芾绿,花任浅深红”两句,转而描写自然界的生机与色彩,通过“樗”(一种树名)的绿叶与“花”的红艳,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多样性。这里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美丽,也暗示了生命与自然的蓬勃与变化。
最后,“何事谌谋创,无能获国中”则表达了对人事的思考与感慨。诗人似乎在问,为何人类的创造与努力,在国家的层面上却难以获得真正的成就或认可?这句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个人价值与社会贡献之间关系的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星空与自然的壮美景象,以及对人事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与社会的广阔视野和深邃洞察。
黄鹤楼前吹笛时,白蘋红蓼满江湄。
衷情欲诉谁能会,惟有清风明月知。
阮巷久芜沈,四弦有遗音。
雅声发兰室,远思含竹林。
座绝众宾语,庭移芳树阴。
飞觞助真气,寂听无流心。
影似白团扇,调谐朱弦琴。
一毫不平意,幽怨古犹今。
月出嵩山东,月明山益空。
山人爱清景,散发卧秋风。
风止夜何清,独夜草虫鸣。
仙人不可见,乘月近吹笙。
绛唇吸灵气,玉指调真声。
真声是何曲,三山鸾鹤情。
昔去落尘俗,愿言闻此曲。
今来卧嵩岑,何幸承幽音。
神仙乐吾事,笙歌铭夙心。
雨砌长寒芜,风庭落秋果。
窗间有闲叟,尽日看书坐。
书中见往事,历历知福祸。
多取终厚亡,疾驱必先堕。
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
劝君少求利,利是焚身火。
我心知已久,吾道无不可。
所以雀罗门,不能寂寞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