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蓠生古砌,花每落禅床。
嘉客未采掇,空门自馨香。
名因诗目见,色对道心忘。
不遇陆内史,谁知殊众芳。
江蓠生古砌,花每落禅床。
嘉客未采掇,空门自馨香。
名因诗目见,色对道心忘。
不遇陆内史,谁知殊众芳。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寺院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独自欣赏的心境。江蓠生长在古老的砌石边,花瓣轻落于禅房之内,未被嘉宾采撷,却仍然散发出馨香。这不仅展示了自然景物的独立美,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这份美的独享和欣赏。
“名因诗目见”一句,表明诗中的物象因其本身之美而得以留名,而非依附于其他事物。"色对道心忘"则是说,在这样的美景面前,甚至连尘世间的烦恼也能暂时忘却,达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
最后两句“不遇陆内史,谁知殊众芳”表达了诗人对于知音难求的感慨,觉得没有志同道合的人共赏,就如同美丽的花朵无人欣赏,其独特之处也就 无从彰显。这里的“陆内史”应指能够理解和欣赏这种美好的朋友。
总体而言,这首诗既展现了诗人的审美情趣,也流露出一份淡泊明志、超脱尘世的情怀。在唐代众多以自然景物为题材的诗篇中,它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精致的笔触,彰显出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洁的人格。
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沧洲。
平生颇惯,江海掀舞木兰舟。百二山河空壮。
底事中原尘涨。丧乱几时休。
泽畔行吟处,天地一沙鸥。想元龙,犹高卧,百尺楼。
临风酹酒,堪笑淡话觅封侯。老去英雄不见。
惟与渔樵为伴。回首得无忧。
莫道三伏热,便是五湖秋。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正槛外、楚山云涨,楚江涛作。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征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著。向黄昏、断送客魂消,城头角。
岁序忽云夏,青春去安归。
天清风气朗,游子怀芳菲。
碧湖泛我舟,轻云湛晴晖。
入谷山寂寂,缘溪水围围。
翛然得幽憩,丹葩耀岩扉。
鸟声自歌呼,竹色相因依。
举觞伫遥念,日月如梭飞。
平生静中愿,岁晚无相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