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沧洲。
平生颇惯,江海掀舞木兰舟。百二山河空壮。
底事中原尘涨。丧乱几时休。
泽畔行吟处,天地一沙鸥。想元龙,犹高卧,百尺楼。
临风酹酒,堪笑淡话觅封侯。老去英雄不见。
惟与渔樵为伴。回首得无忧。
莫道三伏热,便是五湖秋。
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沧洲。
平生颇惯,江海掀舞木兰舟。百二山河空壮。
底事中原尘涨。丧乱几时休。
泽畔行吟处,天地一沙鸥。想元龙,犹高卧,百尺楼。
临风酹酒,堪笑淡话觅封侯。老去英雄不见。
惟与渔樵为伴。回首得无忧。
莫道三伏热,便是五湖秋。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元干所创作,名为《水调歌头·其一》。张元干以其婉约的词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于世,这首诗正是在他与友人徐师川共同游览太湖时的即兴之作。
从“落景下青嶂,高浪卷沧洲”这两句,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豪放情怀。"青嶂"指的是山峦的绿色,而“高浪卷沧洲”则描绘出波涛汹涌、岛屿被卷的壮观场面,展示了太湖的磅礴气势。
接下来的“平生颇惯,江海掀舞木兰舟”,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熟悉和亲近,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木兰舟"是用枣木制成的小船,常见于南方水乡,这里也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百二山河空壮”一句,则继续描绘江湖之美,而“底事中原尘涨”似乎带有一丝对历史沧桑的感慨和怀念。"丧乱几时休"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纷争与动荡的叹息和期望。
在“泽畔行吟处,天地一沙鸥”中,诗人通过“泽畔”的描写,再次展现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情感。"天地一沙鸥"则是借用古代神话中的故事,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与宇宙之间的和谐统一。
紧接着,“想元龙,犹高卧,百尺楼”一句,通过对传说中仙龙的联想,以及“犹高卧”、“百尺楼”的描写,我们感受到诗人内心世界的超脱与渴望。"临风酹酒,堪笑淡话觅封侯"则展现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放纵与享受,同时也透露出对功名利禄的淡漠态度。
“老去英雄不见”一句,是诗人对于时光易逝和英雄辈出的感慨。而“惟与渔樵为伴”则表明了诗人在晚年选择了隐逸生活,与渔夫樵夫为伍,过着超脱世俗的清贫生活。
最后,“回首得无忧。莫道三伏热,便是五湖秋。”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即便是在酷暑难耐的夏季,也能通过内心的平和与自在,感受到如同深秋般的清凉。
总体而言,这首《水调歌头》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世界的深入挖掘,不仅展现了作者的豪放情怀,也传递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活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