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游箫台寄李五峰》
《游箫台寄李五峰》全文
元 / 张天英   形式: 古风

箫台天高山气寒,琼楼倒景金沙滩。

露洗长松翠蛟泣,晓风吹瘦青琅玕。

仙游王子今千载,箫去台空山不改。

石梯奇峭石萝深,东望蓬莱隔沧海。

华表栖尘鹤未归,烧丹灶湿苍苔衣。

木落鏦铮下铁壁,紫岩桂落香风飞。

云门道士相迎送,五色芙蓉满溪洞。

生平屐齿能几来,回首十年如一梦。

客乡迟暮秋复秋,故园泪□黄花愁。

长绳难系西飞日,彭殇蚁□营荒丘。

雪瀑洒巾清入骨,烟霞杳霭孤鸿没。

世人倏忽不可期,独酌芳林劝明月。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箫台的壮丽景色和历史的沧桑感,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箫台天高山气寒”以“天高”、“山寒”渲染出箫台的雄伟与清冷,为全诗奠定了壮阔的背景。接着“琼楼倒景金沙滩”一句,通过“琼楼”与“金沙滩”的对比,展现了箫台的奇幻与美丽。随后,“露洗长松翠蛟泣,晓风吹瘦青琅玕”两句,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生命,生动地描绘了清晨露水洗涤下的松树与青竹在微风中的姿态,充满了生机与静谧之美。

“仙游王子今千载,箫去台空山不改”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石梯奇峭石萝深,东望蓬莱隔沧海”描绘了通往箫台的艰难之路,以及对远方仙境的向往。而“华表栖尘鹤未归,烧丹灶湿苍苔衣”则通过鹤与苍苔的描写,暗示了箫台的荒凉与历史的变迁。

“木落鏦铮下铁壁,紫岩桂落香风飞”两句进一步描绘了箫台的自然景观,木叶飘落,香风四溢,充满了诗意与宁静。最后,“云门道士相迎送,五色芙蓉满溪洞”展示了箫台的神秘与祥和,道士的出现增添了道家文化的氛围。而“生平屐齿能几来,回首十年如一梦”则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与感慨。

“客乡迟暮秋复秋,故园泪□黄花愁”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长绳难系西飞日,彭殇蚁□营荒丘”则表达了对生命短暂与无常的深刻思考。“雪瀑洒巾清入骨,烟霞杳霭孤鸿没”描绘了雪瀑与烟霞的美景,以及孤鸿远去的孤独感。“世人倏忽不可期,独酌芳林劝明月”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在自然美景中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箫台的壮美与历史的厚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命、时间与情感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张天英
朝代:元

温州永嘉人,字羲上,一字楠渠,号石渠居士。酷志读书,穿贯经史。征为国子助教。性刚严,不好趋谒,再调不就。工诗,尤善古乐府。有《石渠居士集》。
猜你喜欢

姑苏台

麋鹿应知易代频,《吴趋》谁唱不堪闻。

捧心台暗梨花月,抉目门深薜荔云。

江阅水犀欧冶剑,气腾金虎阖庐坟。

计然己死鸱夷逝,寂寞五湖西日曛。

(0)

古采莲曲

长安女儿淑且浓,日日采莲溪水中。

笑插荷花照溪水,韶容欲与花争红。

溪中荷花深几许,溪上时时闻笑语。

红酣绿缛不见人,应在荷花更深处。

归时夜凉溪水清,扣舷踏歌荡桨行。

荷叶盖头花㔩鬓,溪上月明潮已平。

(0)

春草

和烟和雨碧萋萋,岁岁长亭照客衣。

春风陌上轮蹄满,莫问王孙归不归。

(0)

山行雨中二首·其二

入城过新雨,路静市人稀。

吾家林塘间,水鸭狂欲飞。

门阑稚子笑,隔树见翁归。

何人无此乐,颓暮乐知希。

(0)

登寿乐山

地土临边塞,城池压古今。

虽多坏宫阙,尚有好园林。

绿树攒攒密,清风阵阵深。

日游仙岛上,高视八纮吟。

(0)

丁亥四月十四日陪尚书公泽民游祥符寺分得煖字

芙蓉六六森如铲,乘舆登临寄疏散。

绿沈灵湫老龙蛰,翠护祇园新竹短。

山乐鸣空石洞寒,金鸡舐鼎丹炉暖。

藓瘢拂拭读残碑,一浴灵泉客尘浣。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揭傒斯 冯煦 李鸿章 岑安卿 施肩吾 曹雪芹 江淹 廖刚 严羽 刘秉忠 武元衡 柳宗元 高攀龙 吾丘衍 陈陶 谢灵运 张养浩 曹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