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子三月二十日送徐?恭往濠州省觐乃翁季子先生》
《壬子三月二十日送徐?恭往濠州省觐乃翁季子先生》全文
明 / 谢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再见东风草木蕃,老亲犹自隔淮村。

关山千里不能觐,天地一身何可存。

梦蝶坊深趋晓寝,乘龙洲近侍春尊。

为言别后长相忆,愁听啼莺倚碧轩。

(0)
翻译
再见春风中草木茂盛,年迈的双亲仍住在淮河对岸的村庄。
穿越千山万水无法去朝见,孤独一人在天地间如何生存。
夜晚在梦蝶深处走向卧室,春天临近,在龙洲附近侍奉美酒。
告诉他们分别后我会常常想念,愁苦中倾听窗外黄莺的啼鸣。
注释
再见:告别。
东风:春风。
草木蕃:草木茂盛。
老亲:年迈的父母。
隔淮村:住在淮河对岸的村庄。
关山:重重山岭。
千里:遥远。
不能觐:无法朝见。
天地一身:孤独一人。
何可存:如何生存。
梦蝶坊:梦境中的蝴蝶。
深趋:深入。
晓寝:清晨卧室。
乘龙洲:龙洲(可能指宫廷或官署)。
侍春尊:侍奉春酒。
别后:分别之后。
长相忆:常常想念。
愁听:愁苦中倾听。
啼莺:啼叫的黄莺。
碧轩:绿色的窗轩。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谢肃所作,作品中蕴含着深厚的亲情与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通过再次见到东风中的草木生长,来表达他对远方父母的思念之情。"老亲犹自隔淮村"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深切乡愁和对父母的挂念。

在"关山千里不能觐,天地一身何可存"中,诗人表达了即使距离遥远,也无法割舍骨肉之情的复杂情感。这里的“关山”指的是遥远的地方,象征着与父母之间不可逾越的距离,而“天地一身”则形容亲情如同宇宙一般广大和深沉。

接下来的"梦蝶坊深趋晓寝,乘龙洲近侍春尊"两句,则是诗人通过梦境中对父母的思念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这里,“梦蝶”象征着梦中的蝴蝶,常用来比喻灵魂或精神状态;“乘龙洲近侍春尊”则是希望能够像神话中的祥瑞之物——乘龙一样,能够靠近并侍奉在父母身边。

最后,“为言别后长相忆,愁听啼莺倚碧轩”两句,更深层次地表达了诗人对亲情的深切思念和不舍。这里,“为言别后长相忆”直接表达了离别后的永恒记忆;“愁听啼莺倚碧轩”则是通过听见燕子(啼莺)的鸣叫声,联想到父母的居所,从而引发了更多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亲情与乡愁,以及对远方家人的无尽思念。

作者介绍

谢肃
朝代:明

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 学问渊博,工于书法。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后以事下狱死。
猜你喜欢

送一株上人访海丰姚明府·其二

瓢笠春风向海隅,官衙宾席已先虚。

空闻水族由来美,可惜高僧不食鱼。

(0)

魏山民世兄不惜数千里路由宁都至广州改葬先人作此奉谢兼以志感

葬经年远失师资,天緃先生力起衰。

造化有权归掌握,山川无语付心知。

深交两世忘宾主,屡跋千峰任险夷。

葬日重劳亲负土,可怜老朽但为儿。

(0)

閒居

庭寒万籁寂,露白夜沈沈。

遥对花梢月,时横膝上琴。

偶于今日事,识得古人心。

笑指云边路,罗浮深又深。

(0)

宿白云寺

行行上翠微,石径野棠飞。

采药逢仙侣,闻钟起道机。

天空双鹤度,山静一僧归。

倚槛看云海,层城隔夕晖。

(0)

动秋台

岧峣振衣立,长啸淩秋空。

台晚清阴远,林佳爽籁通。

云归樵路久,梵放竹烟中。

坐久真忘世,何知客与同。

(0)

初秋白门叶广生过登鳞山

山门环水对斜晖,有客迢遥慕翠微。

残暑酷无侵石室,新秋凉已掠渔矶。

行歌青鸟疑相和,施食红鱼去复依。

愧有野情收不得,葛巾芒屦礼常违。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荀子 李斯 曾参 吕不韦 公羊高 谷梁赤 宁戚 孔子 墨子 江采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