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古采莲曲》
《古采莲曲》全文
元 / 刘致   形式: 古风

长安女儿淑且浓,日日采莲溪水中。

笑插荷花照溪水,韶容欲与花争红。

溪中荷花深几许,溪上时时闻笑语。

红酣绿缛不见人,应在荷花更深处。

归时夜凉溪水清,扣舷踏歌荡桨行。

荷叶盖头花㔩鬓,溪上月明潮已平。

(0)
鉴赏

这首《古采莲曲》由元代诗人刘致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采莲图景。诗中以长安的女儿为主角,展现了她们在溪水中采莲的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自然的美感。

首句“长安女儿淑且浓”,点明了人物的身份和气质,暗示了她们的美丽与优雅。接着,“日日采莲溪水中”描绘了她们日常的生活状态,展现了劳动的辛劳与生活的节奏。

“笑插荷花照溪水,韶容欲与花争红”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展现了采莲女们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对美的追求。她们将荷花插入发间,对着溪水自照,仿佛要与荷花一比高下,展现出了女性的自信与美丽。

“溪中荷花深几许,溪上时时闻笑语”则进一步渲染了采莲的欢乐氛围,溪水中的荷花似乎也成了欢乐的见证者,而“红酣绿缛不见人,应在荷花更深处”则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既表现了荷花的繁茂,又暗示了采莲女们的身影隐藏其中,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浪漫。

最后,“归时夜凉溪水清,扣舷踏歌荡桨行。荷叶盖头花㔩鬓,溪上月明潮已平”四句,描绘了采莲女们归途中的情景。夜幕降临,溪水清澈,她们轻拍船舷,踏着歌声,荡起双桨,荷叶覆盖着她们的头,花朵装饰着她们的鬓发,月光洒满溪面,潮水已经退去,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和谐。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展现了采莲女们的勤劳与美丽,也描绘了大自然的宁静与和谐,充满了生活的诗意和情感的共鸣。

作者介绍
刘致

刘致
朝代:元   字:时中   号:逋斋   籍贯:石州宁乡(今山西中阳)   生辰:?~1335至1338间

刘致(?~1335至1338间)元代散曲作家。字时中,号逋斋。石州宁乡(今山西中阳)人。父刘彦文,仕为郴州录事、广州怀集令。 
猜你喜欢

哭御史王公·其九

楚客犹疑刻剑痕,秋风已到孟尝门。

残潮落月天涯夜,剪纸谁招万里魂。

(0)

哭御史王公·其一

有人新自甬东来,别后音书第一回。

欲问布帆无恙否,岂知尘世隔蓬莱。

(0)

次韵题刘氏石壁精舍

佳城杳杳隔千峰,精舍寥寥一径通。

夜静寒泉犹映月,秋深老树不惊风。

旧题尚喜苔碑在,高卧无令蕙帐空。

我已倦游今白发,有山如此愿长终。

(0)

山南先生挽诗

仰惊乔岳失嶙峋,千载风流可复闻。

鼎有丹砂轻县令,囊无薏苡诧将军。

苧袍岁月孤青简,石室文章閟白云。

泪尽侯芭悲独立,短衣高马秪纷纷。

(0)

哭陈茂卿

多病文园鬓未霜,可人风味故难忘。

岂期夜壑舟无定,竟使春天草不芳。

卖药几时来海上,遗文须我访襄阳。

谁怜后死仍漂泊,云白山青自故乡。

(0)

八咏楼·其二溪南即事

莽莽长川去,行行薄暮时。

山光连睥睨,寒色入旌旗。

夕鸟归飞急,风帆逆上迟。

世情关物理,俯仰寄长思。

(0)
诗词分类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诗人
张嘉贞 王驾 沈传师 李渤 吕端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