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神遘上人》
《赠神遘上人》全文
唐 / 周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草履蒲团山意存,坐看庭木长桐孙。

行斋罢讲仍香气,布褐离床带雨痕。

夏满寻医还出寺,晴来晒疏暂开门。

道情淡薄闲愁尽,霜色何因入鬓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zèngshéngòushàngrén
táng / zhōu

cǎotuánshāncúnzuòkàntíngchángtóngsūn
xíngzhāijiǎngréngxiāng

chuángdàihén
xiàmǎnxúnháichūqíngláishàishūzànkāimén

dàoqíngdànbáoxiánchóujìnshuāngyīnbìngēn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的平静生活和内心世界。"草履蒲团山意存"表达了僧人对自然环境的喜爱和精神寄托,坐禅时观赏庭院中长势茂盛的桐树和孙枝,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致远的情怀。

"行斋罢讲仍香气"写出了僧人完成了一天的仪式和学习后,室内仍然弥漫着淡淡的香气,这不仅是对物质环境的描绘,也反映了心灵的清净与宁静。紧接着的"布褐离床带雨痕"则透露出僧人生活的简朴,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形。

"夏满寻医还出寺"表明在炎热的夏季,即使需要外出求医,僧人的脚步也不会离开寺庙太远。"晴来晒疏暂开门"则描绘了在晴朗天气时,为了一丝新鲜空气和阳光,偶尔打开寺院的大门。

最后两句"道情淡薄闲愁尽,霜色何因入鬓根"表达了僧人对佛法的淡泊之情,以及他们心中闲情逸致的完全释放。"霜色"这一形象,则可能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自然衰老,但在诗人的笔下,这种衰老被赋予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美感。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日常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现了他们那种淡泊明志、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周贺
朝代:唐

周贺,[唐],约唐穆宗长庆元年前后在世(即约公元八二一年前后在世)字南乡,(全唐诗作南卿。此从唐才子传)东洛人(今四川广元西北)。生卒年均不详。初居庐山为浮屠,名清塞。后客南徐,又来少室、终南间。工近体诗,格调清雅,与贾岛、无可齐名。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姚合守钱塘,因往谒。合见其哭僧诗有云:“冻须亡夜剃,遗偈病中书”。大爱之,加以冠巾,复姓氏,更名贺。后亦不得志,往依名山诸尊宿自终。贺著有诗集一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猜你喜欢

用前韵赠张正仲朝散二首·其二

朅来仰止德之隅,颇欲徜徉遂所摅。

倚杖未忘千里恨,飞鸿为作一行书。

喜君燕寝凝香暇,念我哀涂税驾初。

湖海不除豪举想,尚容访古问槐锄。

(0)

台城杂诗七首·其七

金柔火老转清商,已近蟾华冉冉光。

尚有微云遗暑湿,不妨森木作新凉。

壶中自有洞天阔,物外每同春日长。

愿得身藏箕斗内,白蘋红蓼水云乡。

(0)

山中二首·其一

山中从事亦贤劳,安得眠云独自高。

两席地栽青紫芥,一株树接碧红桃。

春风多可移花性,夜雨无声入土膏。

那办工夫到诗句,溪灯穿屋未编茅。

(0)

题人画扇十首·其三羊

宽围绿野正华滋,放牧横溪草软时。

跪乳从兹富原隰,尚羔先喜咏来思。

(0)

游庐山将归有作二首·其一

绕砌流泉响佩环,翘鸱宫殿隐仙山。

老难遍踏山中胜,且看轻云薄雾间。

(0)

游玉隆宫四首·其三

至日西山道路长,逍遥暂喜息奔忙。

无人共饮山村酒,只对清虚一炷香。

(0)
诗词分类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诗人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